第240章 战术压制(2 / 7)

言中规中矩,“烧火”能力按道理来说一般,可是很奇怪,他的话总能在那个时间刺激到你,特别是对手很容易受到语言的刺激,在球场上失去理智。

这样一个含蓄并不情绪化,有条不紊的球队领导者,在任何一支球队都足以胜任。

不靠手,光是一张嘴,估计就有不少人想撕了他。

眼前不远处的林少杰在新秀赛季,近乎不受到干扰的做自己,目标明确而清晰,为了最终的目的,他能够做到许多。

比如......

在格兰杰看来,罗尹.希伯特有些场合犯下的错莫名其妙,他在没受伤前肯定会大肆批评,可是林少杰反而却在不断的鼓励队友;

大卫.韦斯特只是偶有一场比赛出场时间过场,被对手(勒布朗)抓住机会,因伤下场,换做格兰杰,可能要和对战的球员打一架,证明自己的更衣室权威再说。

可是林少杰压下了愤怒的火焰,用胜利反击对手。

保罗.乔治的发挥大体是好的,所以他能成为林少杰的左膀右臂,可是乔治.希尔在季后赛一半的时间内,是不合格,或者说不符合主帅弗兰克的要求的。

后者对于防守的要求,让乔治.希尔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水准,如果不是在林少杰的要求下,乔治.希尔很难继续成为林少杰的传球手,双方默契的配合,同样的掩盖了不少乔治.希尔的劣势。

步行者出现的诸多小问题反而被他这个坐在场边的“替补球员”看在眼中,格兰杰感觉自己也有些一些教练或是制服组的心态,连他自己都说不上来为什么。

难道是为了日后退役了,重新上岗就业做准备?

可是格兰杰还没有做好退役的准备,他的伤势有有影响,这个赛季的发挥肯定一般,不过在休赛期他会尽快的找回状态,下赛季重新来过。

眼前的战绩看似朝着好的一方面而去,格兰杰也不是没有担心的地方,无论现在的情况看上去有多好,未来的光明多多么的远大,甚至光被人称赞,但是有所的一切都改变不了,步行者开始步入“林恩时代”后,对于林恩的需求与日俱增,步行者暂时离不开这个家伙了。

格兰杰很清楚这种需求的重要性,不像他自己,他不在了,保罗.乔治还能顶上去。

希伯特甚至韦斯特等人不在,替补席上还有马辛米,汉斯布鲁等人能够顶上去。

可是林恩不在了呢?

乔治.希尔能够兼顾一部分的组织任务,但攻坚时的突破谁来做?重担不可能全部放在保罗.乔治身上;

保罗.乔治攻防两端都能有0.6甚至0.7的林恩水准,但是他没有组织,或者说组织并不是那么的出色,球场上不是太冷静,一个人玩球的时候就很难带动队友了。

所以看似常规赛期间林恩的出场时间并不多,但他的下场往往都是大局领先,高枕无忧的时候,顺风顺水下每个球员都能发挥出色,可是每到攻坚的时候,冲在最前线的大多都是林恩。

所以格兰杰还在为这样的状况而担心。

很多球队适应了某个重要的球员后,离不开也就成了核心。嘴上总是说着这个重要,那个重要的林恩,貌似忘了他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马刺彻底的限制死了林恩,那么......

格兰杰不敢想象那种情况。

隔着步行者不远处的马刺替补席上,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观众席上,远道而来的三个人一眼就能看出那个曾经身披魔术还有火箭一号乃至三号球衣的球员。

和球场上的身披黄色战袍的林少杰相比,后者虽然不是白衣在身,可是那种“白马银枪飘如诗,所向披靡少年时”的感觉来的更为强烈,反倒是替补席上的麦迪一身白衣,依然是1号球衣,却没有了过往的神情。

“麓山月”几张图片传出来,看到这些图片的球迷会有一种时空穿越,物是人非的感觉。

一个正值年少意气风发,执掌一支球队;

一个却已垂垂老矣,被人质疑“尚能饭否”来到职业生涯末期。

而坐在麦迪身边的,则是马刺的另一位主力替补球员。

作为一名非选秀球员出身的加里.尼尔,他在其中并不显眼,甚至很多球迷对他都不太熟悉。

没有状元之姿,也没有乐透区的炒作,本来起步非常好,在高中时期风云人物的尼尔,在选秀前夜遭遇了“强健”的指控,畅想的一切如烟花般,绚烂后消失不见,最终,只能流落在外,蹉跎了好些时候。

加里.尼尔最终在10年的时候被马刺选中,加入美职篮,现在的人在这里工作与生活。

当初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