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福布斯(2 / 3)

了,我们这样的过去真不一定比得上,孙大圣现在的状态你们又不是看不到,就怕去了还不如留在国内,得不偿失。”

“试试看呢,毕竟赚的是美刀,代言什么的也都是国际大牌。”

赵伟等人也是羡慕的看了看丁雨航。

林少杰和他们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翟小川12年从集训中被“退”回来后,私下里就说林少杰不是人,是个神仙,身体天赋和技术动作都是天花板,国内球员根本玩不过。

一开始其他球员还以为翟小川是在开玩笑,输不起,给自己脸上贴金,等到奥运赛场,特别是和漂亮国的一战,他们这群人就信了。

数遍奥运男篮,有谁能在漂亮国头上砍下50+的,这是好惹的么?

后来林少杰进入美职篮,也证明了这点,那群“牲口”不也是拜倒在林指导的胯下么?

“我不光羡慕林指导的实力,主要是那些记者说起钱的事情,我是真羡慕。”

“谁还不是呢!”

“就是,感觉水果好傻,买个没创建几年的破耳机,居然花了几十亿美刀,钱不当钱。”

丁雨航略显酸涩的说道。

“说那么长远的干什么,咱说点实际的。就说你想买大G也不是一天两天,但是这个车对于林指导来说,真是勾勾手就到,林指导一分钱不花,人家厂商就愿意送上门,这个差距就问你大不大?”

“大,那是真的大。”

“所以说,你要是去了美职篮,说不定也有厂家送给你。”

“那也是最顶级的球星才有的待遇,咱能不能进都两说,想要成为顶级球星,我还是有那个自知之明的。”

丁雨航要说没有想过,肯定不现实,但见得多了,也就知道差距,有时候梦想就这么不经意间的灰灰了。

众人谈天说地,从车到房无所不谈。

年轻人追名逐利,怎能不羡慕林少杰目前取得的成就。

林家在帝都的四合院也被提及过,虽然没有具体指出在哪儿,但内部的一些信息大家还是知道的。

现如今又不是十几二十年前,那时候四合院确实不值钱,生活也不方便,出门倒痰盂,多少老帝都人想卖了住楼房,一些人更是卖了祖产去国外。

现如今你只要知道位置,大概就能猜得出那些个院落价值多少钱。

九十年代卖了四合院出国的那批人,这么多年也不知道有没有赚够增值的那部分钱。

反倒是林指导被暴露在外的,皇城根脚下的那座奢华四合院被记者熟知,毕竟那边举办了不少的宴会,还在几个影视剧中出镜过。

人家就是单纯的作为一个固定资产放在那儿,日常并不居住,只能让你羡慕。

一群人只觉得钱不是钱,说到这个都有些索然无味。

而在另一边,返程回到台内的记者们也开始整理起了素材,办公桌上还放着一本《福布斯》,封面人物赫然是林少杰。

“你说水果傻么?就那破耳机,音质能和森海塞尔相提并论,有那钱,买个正儿八经的大厂不好么?”

同样的,对于水果的这次收购行为,砖台也有人觉得莫名其妙,倒是那个编导看了一眼封面上林少杰的俊俏面庞,沉声说道:

“你觉着人家水果吃亏,花了那么多钱买了个空架子,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品牌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有多大。”

“这我哪儿知道,那耳机我也买过,就是个样子货,除了漂亮,感觉一无是处。”

编导听到后笑而不语,换了一会儿才回应道:

“你那是玄学,听歌还要看是水电还是火电,大多数人都是木耳,只要相差不大,谁在乎那些细节,高音上得去,低音沉的下来就足够了。

在海外,年轻人就是认可大B,他们觉得那玩意代表着年轻、时尚,再看看耳机的用户,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名人,几乎都是娱乐圈,篮球圈的人,岁数大都是二三十岁。

造型时尚,音质过得去,怎么就不行了。

我和你直说,你觉得的那些老古董品牌虽然在音质上很出色,但一年才能卖出去多少,不还是小众。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史是个好事儿,但也代表着沉甸甸的负担,说到底就是过时了,跟不上趟了。

水果这样一个同样想要打着年轻时尚印记的科技产品,怎么就不想往上靠,花钱买名声这种事情还少么?”

编导的一番话说的对方哑口无言。

“这么说来还是林指导有眼光了,这一笔赚的可比当初在可口可乐身上还狠呀!林指导这眼光这是没的说,能赚老外的钱,这是真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