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只要李愔道歉他就是太子(1 / 2)

大唐第一逆子 存不易 1013 字 2023-06-03

孔颖达快步入了宫中。此时李世民正闷闷不乐的看着东北边。那里是大明宫建造的位置。此时长孙皇后在其边上。“皇后,你说乾儿为什么会这么做?兄弟和睦不是很好吗?愔儿也受到了处罚,被逐出了宫,他怎么还不放下呢?朕十分不解,为什么他的杀心这么重?为什么非得让李愔死!?”李世民不解,李愔都自己出去干自己的事了,也对李承乾一点威胁也没有,为什么还要这么置他于死地。关于兄弟残杀,这一点,李世民是忍不了。“陛下……这……”长孙皇后也不知道要怎么说。一方是自己的儿子,虽然犯了错,还是自己的儿子,另一边是自己喜欢的皇子,还救过自己命,此时的她沉默了。“朕的江山以后还是他的,他怎么就不好好想想呢?现在的他让朕十分失望啊!”李世民有些失望的说道。“陛下,乾儿可能是受到了蛊惑,还是要给他多点时间吧!总有一天,他一定会想通的!”现在的李承乾太子之位已经不保了。他已经不再是太子了,现在只是作为皇子而且,没有其他特权了。同时也从东宫搬了出来。现在太子之位悬空着。“朕给过他许多机会了,他却不珍惜!”紧接着李世民又说:“如此一来,太子之位放空,对于未来将是一个不可预见的麻烦啊!”“陛下的意思是要新立太子?”“没有错,尽快立好为妙!”长孙皇后不语。但她心中也有了人选。“那陛下以为,立谁为好?”“泰儿、恪儿两人之中选吧!如果他肯道歉回来,太子之位非他莫属!朕也愿意让他当太子!皇后以为如何?”李世民竟然这么说道。其口中所说的他,就是李愔了。那么,只要李愔肯回来,肯与李世民道歉,那么太子之位将是他的了。可是大家都知道,李愔铁了心要出去,那就没有打算再回来。李世民说的话,等同旦没有讲。如此一来,只有李泰与李恪二人最有希望了。“陛下,此事定要慎重才是啊!而且让愔儿来当太子,还不一定会同意,所以这……这件事还是要与大臣们一起讨论才是。”虽然长孙皇后十分想让李承乾接着当太子,可是他太不争气了。如果让李泰当太子的话,怕也是会受到大臣反对,李承乾立为太子之时,当时大唐初立,大家也没有特别的感觉。可是如此让李泰当太子的话,难免会留下不好印象。这一切,只有李愔有这个能力了。可是他表现出来的却是不屑,这让人难受得很。那李世民正想说些什么时。有太监来报:“启禀陛下,孔大学士求见!”“都这个时候了,他来干什么?”李世民喃喃道。而后又说:“让他进来吧!”孔颖达快步入了宫中。手中拿着的,便是李愔造的纸。一来便说:“陛下,您看我这纸如何?”李世民纳闷,同时有点生气。“孔颖达,你这是干什么?看你的纸有何意义?不过是一张普通白纸……”白纸……当李世民说到白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不对的地方。没有错,就是白纸,洁白无暇的白纸。刚才的他还在思考着让谁为太子,现在却是被孔颖达手中的纸吸引了去。他走到孔颖达身边。接过了那张白纸。“这纸白如玉,厚度均匀,是为上等好纸!”他爱不释手的拿着纸。同时又问出了与孔颖达一样的问题。“这纸从何而来?一张多少钱?”孔颖达却是学着李愔的模样。“陛下以为这纸价格几何?”长孙皇后也凑了过来。“我看这纸价格至少在四十文以上!”“朕以为也是,没有四十文以上,是买不到这纸的!”“非也!”“那是多少?”李世民追问。孔颖达相比于李愔,就比较干脆一些。直接说:“一文钱一张!”一文钱一张,这五个字直接让李世民夫妻两人彻底震惊了。因为这已经刷新了他们的认知。从他们知道有纸的存在的那时候起,纸的价格就一直没有怎么掉,都在数十文钱。一直到有人改进了一些造法之后,才回到二十文一张大纸。现在呢?孔颖达竟然拿出一张一文钱的纸,并且质量比二十文一张的纸还要好,这让两人不敢相信。“如果真是一文钱,你那里有多少,我便要多少。”本以为是孔颖达在说笑的,李世民这么说道。“陛下,这个是六皇子所造,价格亦是他定的,如果您真的需要,老臣可以与他说起!”李世民这时吃惊了。长孙皇后更是惊讶得合不拢嘴。“他做这个干什么?”孔颖达接着说:“我听说六皇子,并不打算在纸上赚钱,为了降低书籍的价格,降低百姓获取知识的门槛。”李世民一听,喃喃道:“这小子,没想到竟然还想着社稷,是朕错怪他了吗?”他心有所意动。其实他心中早就内定了李愔当他的接班人了。从李承乾的搬出东宫开始,他就有这种想法。长孙皇后亦是说:“李愔这孩子胸有大志,比他几个弟弟哥哥都要好上一些,社稷若是交到他手中,必会更强也!”她没有半点私心,谁强谁弱,一眼看清。如果她强行让自己的孩子上位,等来了,恐怕是与李世民的哥哥弟弟一样的下场。因为李愔太突出了,突出到让人害怕。这种人天生帝王,一切阻挡他的,将会被他铲平。“陛下……”孔颖达又叫了一声。似乎在说,你刚才说的话是真的吗?李世民道:“这事就由你来处理,传朕旨意,盛唐集团有多少纸,朕便买多少纸。钱由户部来出!”李世民这时草率了,他会为自己说的话后悔的。“是!那臣这便去操办!”孔颖达应了是之后,便往着盛唐集团而去。而此时,也是接近于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