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8(1 / 2)

六州歌头 1187 字 2个月前

,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凝重。他知道,他不管点头还是摇头,都得慎之又慎。

他并非不知御民之术,以弱贫疲为要。可他若是一介布衣,对官府的期望除了庇护自己,一定还有另一条,能为自己与家人带来富足安康。

于是他说出自己的意见:“我想,人生在世,不论是谁,最基础的诉求与最初始的愿望,都是活下去、活好。所以,可以把这条添进去,糅起来,双管齐下?”

崔连壁知他虽然温和,却也是个心硬不怕事的。自己劝了一通,他还是不愿意放弃直接给到老百姓的实惠,哪怕给出去容易收回难。但又如前言,这并不是现在需要考虑的,至于未来谁又说得准?

“那就两头并进,一起准备着。”他点点头,和蔼道:“不过,先不急着提,等捐官结束再说。”

毕竟豪富里的商人不在少数,极有可能花钱捐官。这一点并非专门针对他们,但人心难测,提早了对开捐没好处。

贺今行二人也明白,一齐应答。

崔连壁道:“行了,我相信你们知道该怎么做。下去好好准备准备,过午叫王正玄他们过来,一起把这事儿定下。”

贺今行与谢灵意便一同起身,躬身行礼道:“多谢崔大人提点、支持。”

崔连壁待他们抬起头,才说:“陛下支持,我才支持。明白吗?”

谢灵意说:“崔大人就不曾支持过秦毓章。”

崔连壁笑了笑,然后摇着头站起来,张臂拍拍两人的臂膊,“好好干吧。这是能翻天覆地的大事,干好了,日后史书上会有你们的名字。”

两人皆肃容,再度拜谢,退出直房。

政事堂院子里一棵树一盆花都没有,灰石砖被照得发白,走两步便觉脚底下好似有热气蒸腾。

贺今行以手作遮,边走边望天上昭昭明日,忽然说:“如果能让更多的人读书就好了。”

谢灵意听到他没来由的话,也眯着眼看天,“幼皆有所教,皆有所长,只能是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吧?现在肯定不行。”

贺今行说:“但我们可以慢慢来,一步一步地去够。就算你我有生之年做不到,只要这个夙愿传下去,后世早晚会实现。”

“子子孙孙无穷尽吗?”谢灵意想到自己的祖父,以及从未谋面的父亲。

贺今行:“天下有志者皆为同道,不分今古与年岁,亦不分巾帼与须眉,又何必拘于‘子孙’二字?”

七月的日光依然耀眼夺目,不可久视。他低头,眼里的光芒也沉淀下去,“罢了,先把眼前的关口过了。”

两人很快回到小二所,把草案需要改动的章节拆出来,叫上几个下属一块儿围着长桌讨论修改,紧赶慢赶才在未正之前收尾。

众人都站起来活动筋骨,一起分食餐饭,忽然有人问:“我们能顺利通过么?”

此话一出,大家都停下动作,看向共同的上峰。他们不论出身哪个衙门,最初抱着什么目的来,但没日没夜地辛苦了这几日,再看那不厚不薄的一沓草案,便都是自己的心血。

贺今行自然分辨得出他们眼里的珍重与期盼,他不能也不愿辜负,遂饮尽杯中凉茶,点头说:“能。”

很快,崔相爷派人来请,谢灵意把誊抄好的副本都带上,道一句“我去了”便踏出直房。

政事堂正厅中,六部高官皆到,就连晏永贞也被叫来了,和贺鸿锦坐在进门左手边。对面角落里,陆潜辛独自静坐,往前略过一把空椅,就是闭目养神的盛环颂。而在他斜对面,王正玄低头吹茶,坐他下手的王玡天慢摇绢扇,往大门投来视线。

目光相错,两人依次行礼拜见诸位长官,将草案交给他们阅览。

谢灵意到一边做文书记录,贺今行站在堂中口述总结:“……农户的丁口税与其拥有的田地折算到一起,有田者税,无田者免;丰年不加,欠年酌减。秦甘不提,其他譬如宁西路,虽未受战乱过多侵扰,但近年天灾频繁,百姓损失亦惨重,税赋也应当再额外降低一些……”

“……商人本就是据其所贩货物而分门别类地课税,现在只是划分地更细一些,一物一税不两征。这两年为了支撑战事,商税一提再提,现在该适时地降低一些,让普通商户也有休养生息的空间。”

陆潜辛还没轮到草案,但大体内容都是知晓的,叹道:“折在一起倒是挺方便。我听闻先帝曾经就想这么做,只是种种原因没能施行,今儿若能改成,也算承他老人家前志了。”

同样闲着的贺鸿锦说:“战后走轻徭薄赋的路子肯定没错,可百姓的负担轻了,国库的缺口就更大了。只能靠捐官,开捐的压力也太大了些。”

他说话时看的是上首,贺今行没急着做声,果然听崔连壁说:“开始是难一些,但再难也要顶住。老陆啊,这期间户部一定要把控好分寸。”

被点名的陆潜辛应道:“相爷放心,下官心中有一条线,绝不越过去。”

贺鸿锦接着说:“财帛名利动人心,若有不法不轨之人事,光凭户部或许没法及时矫正,误事误时。”

崔连壁顿了顿,开捐一事确实需要其他衙门监察,他本打算把这件事交给晏永贞。但眼下贺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