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雪域大都护府,天下诸国拜长安(1 / 4)

试图坐收渔翁之利的旧贵族势力覆灭。

消息很快就传至褚杂地区。

南霁云丶段秀实比玛祥·仲巴杰更先得知消息。

而玛祥·仲巴杰知道旧贵族势力覆灭后,第一时间不是高兴丶解气,而是心有戚戚。

唯二能阻挡唐军占领雪域高原的群体,灰飞烟灭。

今后在雪域高原上,只有大唐一个主人。

玛祥·仲巴杰知道唐军那边在等待他去「认罪」。

也是在这一日。

玛祥·仲巴杰下令麾下军队,将象徵着吐蕃勇气丶荣誉丶责任的各色兽旗降落。

见此情况,得到丰厚赏赐,好不容易提振士气的吐蕃士卒,陷入迷茫之中。

战马匍伏,手中的兵戈倒下。

玛祥·仲巴杰率领吐蕃文武官吏,向逻些河北而去。

他们踏着已经冻成坚冰的逻些河,步履艰难。

南霁云丶段秀实也带着一众将领丶官吏,在逻些河之畔等待。

一刻钟后,彼此相近。

「吐蕃罪人那囊·仲巴杰见过两位都督。吐蕃冒犯大唐,破坏舅甥之盟,罪该万死。今献出雪域高原,部族臣服。从今以后,愿维护大唐江山,永济西南。」

玛祥·仲巴杰称呼自己原来的名字,他代表吐蕃,代表赞普,诚恳地向大唐认罪。

既然吐蕃与大唐在百年纷争中大败,再说历史恩怨,孰对孰错,纯粹是多馀。

与其如此,倒不如罪国罪己,使大唐网开一面,从轻处置吐蕃。

「识时务者为俊杰。文成公主丶金城公主早已为两国带来基础,吐蕃思慕大唐文化,如黄河之水一样,永不止息。惜狂妄之徒,欲望膨胀,以至于生灵涂炭,现罪魁祸首伏诛,两国应该尽归于友好,使百姓恢复安定,休养生息。」

「上天赐予如此良好的土地,是莫大的恩惠,我们当一同合作,开发利用。至尊也心向往雪域高原,将这块土地称之为聚宝盆,希望同舟共济。」

「吐蕃残破,泪流遍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至尊也关怀吐蕃百姓的苦难,黎民苍生,在至尊心中,为重中之重。奴役百姓和农奴的贵族,都应该落幕……」

南霁云亲自将玛祥·仲巴杰扶起,一番动情的言语,诉说历史的是是非非。

他看似是灭吐蕃元帅,但他灭的是吐蕃政权。

灭的是王室!

将松赞干布统一的部落概念打碎。

没有吐蕃族。

只有李瑄亲自指定的山河族。

一个向汉族过渡的山河族。

实际上李瑄在传递的诏书中,称灭吐蕃为「解放农奴运动」。

以后的史书,也会如此宣传。

更激烈于大唐的除贱为良,任何阻碍解放农奴的贵族,都会被无情碾碎。

连流放的资格都没有,只有族灭。

是以,南霁云才会将话语说得如此动情。

吐蕃的家庭,在痛恨当权者的同时,不埋怨大唐是不可能的。

毕竟他们的亲人,直接死于唐军手中。

亦或者被大唐奴役于北方。

但这种仇怨,会随着大唐的解放农奴,政策宣传教育去消磨。

最多三代人,就会完全忘记仇恨。

就像是汉人与匈奴丶鲜卑等相爱相杀一样,现已经完全融合为一体。

「至尊的雄壮,是我们无法企及的;至尊的高大,是我们无法逾越的;至尊的心胸,是我们无法度量的;至尊的英明,是我们不可仰望的……至尊是真正的天神,无限的伟大,罪臣面向长安,向至尊拜礼。」

玛祥·仲巴杰似是被折服一般,他在冰天雪地中,面向长安的方向,三跪九叩,致以最崇高的大礼,如同敬拜苯教的至高神明。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玛祥·仲巴杰将李瑄视为对手,痛恨李瑄将吐蕃大联盟打碎。

但不代表他不崇敬李瑄。

对此李瑄的一生,用传奇已经无法去形容。

他无所不通,无所不精,而立之年掌握天下之图。

这是真正的天可汗。

太宗皇帝李世民都无法去比拟仅仅三十岁的李瑄。

玛祥·仲巴杰认为吐蕃的不幸,全是因为遇到李瑄。

没有李瑄,吐蕃就不会有漓水之败丶青海之败丶九曲之败丶大非川之败。

不会失去石堡城丶九曲丶青海丶大积石山丶柏海丶卡茶地区等等。

吐谷浑丶党项丶诸羌奴刺丶白兰羌丶通颊丶苏毗等部落也不会分裂。

如果安禄山叛乱,大唐一定会遭到重击。

然而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或许只有灿烂悠久的华夏文明,才会出现李瑄这个天降猛男。

「玛祥大论是真心忏悔的,你是雪域高原的功臣,千百年后,没有人会记住松赞干布,只有仲巴杰闪耀千古。」

南霁云再度将玛祥·仲巴杰扶起来,他与段秀实一起,拉着玛祥·仲巴杰到温暖的营帐之中,细说事宜。

至此,逻些河南面的吐蕃士卒也明白自己的宿命。

他们再也难以提起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