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9(1 / 2)

,日渐衰老无力的双手再也拎不动打人的大棒。

迎春去看了李纨好几次,往日平和自持的一个人,神情里满是难以掩饰的恨和怨。

她身边的丫头都是贾珠死后新换的,当初伺候他们夫妻二人的仆人并妾室,一个不剩的全被打发了。如今的丫鬟们想劝她,也无从下嘴。

迎春来看了她几次,她倒是愿意多提一提贾珠的事。如今这家里,若不是还有李纨一大个活人戳在这,恐怕很少会有人提及那位光风霁月的珠大爷了。

不像王氏等人一开口就能把贾珠如何生病、如何请医吃药,最后不治身亡的细节说清楚。李纨甚少提到贾珠的死因,话里话外都是贾珠曾经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他的离开是多么令人惋惜。

李纨一遍遍地说,迎春就一遍遍地听。在这声声泣血的诉说里,迎春仿佛看到新婚燕尔的贾珠夫妇是多么的琴瑟和鸣。贾珠才华斐然,李纨善于品鉴。他们也曾红袖添香、举案齐眉。

可惜曾经那个灵动感性的少女,最终与他的丈夫一齐埋葬在了家族的荣光之下……

这几天,迎春基本能确定,贾珠不是病死的!贾政对他有愧,这个愧疚,足够王夫人把它当做辖制丈夫的把柄。

李纨对贾府有恨,但对丈夫的眷恋,让她不得不继续以未亡人的身份,在这个吞噬掉丈夫生命的牢笼中存活下去。所以她能在贾府败落之后带着儿子冷眼旁观,独善其身。

随着身体逐渐好转,李纨逐渐收起了自己的偏执与絮叨,当“珠大嫂子”的面具再次回到她脸上,迎春也就离开了稻香村。

黛玉这些日子很矛盾,她有些不知道要怎么面对宝玉,但又担心他的身体。所以每日只徘徊在怡红院外面,看着人来人往。

宝玉躺在床上一次次向外望去,却总不见黛玉来。每当珠帘一响动,他就直起身子往外瞧,如此几回,连麝月都疑惑地问:“二爷在等谁?”宝玉只是摇摇头不说话。

宝钗这几日倒是跑怡红院跑的勤,几乎每日都要去探看。还特地拿了家中上好的伤药给宝玉外敷,自己拿了匣子捧过去,细细将用药的法子告诉了。

以宝钗的本事,她真心与人交好时,会让人十分受用。就像她如今打定了主意,要遂母亲的心愿达成金玉良缘。她就可以体贴王氏、关心宝玉、笼络麝月一气呵成。

只要找个由头让丫鬟莺儿多烦麝月几次,无论是扎花、打络子,还是做鞋面,交情都是慢慢处出来的。丫鬟外交使出去,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对宝玉院中的情况了如指掌。

外头,莺儿的娘和茗烟的娘处的亲如一家,听说茗烟她娘还要认莺儿做干女儿呢!这一番操作打下来,连迎春这个自诩见过些世面的的人都暗自感叹。

这只是个十多岁的小姑娘啊,在现代的话,还是个未成年的懵懂少女。而此时的她却能把内外夹攻玩的炉火纯青。

这才是头脑清楚的打蛇看七寸,宝玉的婚事,他自己的意见是最没用的,讨好他,不如讨好最后拍板的贾母、王夫人。

这不,迎春在李纨处没呆几天,头一回出现在怡红院就听到贾母夸赞宝钗很好,贾府姊妹们都比不上。这话里虽有三分对亲戚的奉承,但也有实在的七分是对宝钗的夸奖与认可。

宝钗那一通水磨工夫,可算没白做!迎春觉得这姑娘配给宝玉真是可惜了,她的冷情、理智与通达都是宫斗的一把好手,她适合有更广阔的舞台,可惜她哥的莽撞断送了她青云直上的路。

宝玉略好些,贾琏就送着迎春和黛玉回了一趟林家。林家旧仆们欢喜不尽,打点了好些吃的玩的,恨不能在黛玉面前多尽一尽自己的心。

趁着这空当,迎春在小抱厦里见到了柳寒霜。他还是一副丫鬟的打扮,清丽妩媚处却连寻常女子都及不上。只是随着年岁渐长,他身上男子的特征会越发明显,已经不适合再长时间扮称男子寄居林府。这次见面,两人得把往后的事理出个章程来。

首先是身份的事,合该好人有好运,柳寒霜当初随手救下的一个老头子,谁承望竟有好大的来头。他本家姓王,山西太谷王。本家的老祖宗在太祖爷时候靠着与蒙古四十九部做生意发了家。

后来朝廷与北边作战,他们家还给军队供给过日用商品,到了老王头这一辈,他的族兄机缘巧合与蒙古王公做了亲,朝廷这边也为曾供给过军用物资的事恩赏了爵位。从那之后才算正儿八经地翻了身。

老王头年少多舛,父母几年之内相继离世,叔父虽然将他视为己出,可是随着家中产业越做越大,几个堂兄弟之间的纷争就明显起来。

老王头本没有争夺之心,可是下头一众人看老祖宗对他不错,难免有想剑走偏锋烧冷灶的,在这些人的推动下,本来还算和睦的兄弟关系也出现了嫌隙。

老王头自己是个有志气的,自认为大丈夫不能只盯着家中老辈人创下的那点子家底。于是自己收拾了一个行囊,穿山越海地到粤海安了家,幸而不堕祖宗威名,也算创下了一份家业。

可惜也许是命犯孤寡,老了老了,还碰上兵祸,那粤海将军没本事,背地里养寇自重渐成大患。

一夜之间,老王头就从富家翁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