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应天府城下(2 / 3)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2366 字 10天前

巡逻船队军官不敢怠慢,马上安排人手出去通报。

朱简烜率领的吴国军队在码头上岸,直接控制了码头上的出入和防御设施。

上午十点左右,总共一百多个旅丶团两级的军官陆续赶到码头。

朱简烜穿着亲王常服,站在码头中间的空地上,接受了这些中层骨干军官们的朝拜。

然后让随行的吴国枢密曹振东宣读皇帝的圣旨和命令。

宣读完毕之后,朱简烜自己下令:

「从现在开始,应天府城内外的所有水陆驻军听我指挥,控制应天府的民变,解救紫禁城。」

这些中层军官知道吴王来了,心中都是松了口气,终于有身份足够的人主持局势了。

虽然吴王是个藩王,但也是陛下的亲子,还刚刚消灭了清国,收复了中原。

整个大明社会上,最为推崇朱简烜的人,就是包括这些中上层军官在内的精英阶层。

双方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受民族主义启蒙思潮影响,认可朱简烜的作为,崇拜朱简烜的巨大成功。

大部分军官都直接俯首领命,少部分军官在稍微犹豫了几秒之后,也跟着一起接受了命令。

有些人在心中担忧,吴王这个皇子的身份太特殊,这个皇子会不会真心解救紫禁城?

但是没有人直接说出来,只是在内心之中带着几分猜疑,观察吴王的后续命令。

朱简烜指派几个自己带来的吴国参谋军官,去担任六个应天府驻军师的临时师长,通过这些旅团级军官控制军队稳定局势。

朱简烜让随行来的舰队控制江防,留下一个团的主力部队控制码头,自己带着其他的部队赶往应天府城下。

上午十二点左右,朱简烜来到了应天府城东,朝阳门两公里之外的孝陵卫驻地。

应天府城不是规则的方城,同时紫禁城还在这个城墙内的最东侧,几乎是紧挨着城墙,穿过一个朝阳门就到城外了。

朱简烜下意识的想要让人上钟山,找合适位置打起自己的吴王旗帜,让紫禁城内知道自己到了。

因为对于守城方而言,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是朱简烜马上就意识到,自己的到来了,对于紫禁城内的很多人而言,未必能增加多少信心。

自己在外面,太子在里面,很多人可能会怀疑,自己会不会真心救援。

甚至可能怀疑自己可能会故意激怒城内的乱民。

让他们继续全力进攻紫禁城。

自己显然是不会那麽乾的,那样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政治声誉。

父皇已经告诉自己,他决定立自己为太子了。

正是因为他决定立自己为太子,才间接导致了现在的混乱局面。

已经七十岁的老爹不知道还能撑几年。

自己如果为了早那麽几年掌控最高权力,就纵容乱民破坏紫禁城乃至谋害父兄,会彻底破坏掉自己清白良好的政治声誉。

那是完全不值得的。

认可自己能力的父皇肯定会认识到这一点,但是普通士兵和低级将领未必能认识到。

所以自己的旗帜突然出现在城外,可能不但不会增加紫禁城守城士兵的信心,反而可能额外增加他们的忧虑。

朱简烜马上决定不挂旗了,同时还得想办法让人相信,自己是来调解的,而不是平叛。

朱简烜在孝陵卫驻地要了纸笔,写了一份简单的劝降稿子。

让两个参谋拿着文稿,带着负责喊话的大嗓门士兵,带上铁皮喇叭去城墙下面,准备对着城上的工人喊话劝降。

城内可能会有少量线膛枪,所以还要安排一群士兵带着专门的盾牌,保护负责喊话的参谋和士兵。

同时朱简烜也知道,单纯空口白话的劝说和讲道理,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还要准备好威慑力量,让对手能够老老实实的听自己讲道理。

所以负责护卫的士兵都带上了手榴弹,另外还有两个班的步兵带上了火箭筒,跟在喊话队伍的侧后方压阵。

这样一大群人,在应天府城墙一千米外就做好防御准备,然后慢慢的靠近城墙。

城墙上方有工人巡逻,很快就发现了这边的动静。

「外面那是什麽?」

「大家注意,朝廷的士兵靠过来了。」

「他们要攻城吗?」

「别管他们要干什麽,快去通知大佬们,快调人过来。」

巡逻的工人立刻喊话提醒周围的其他同伴,巡逻队的小头目立刻吩咐人去通知帮会的大佬们。

工人们不知道朝廷军队是不是要攻城,但很快就招呼了更多的人过来防守。

今天守在城墙东面的负责人,是码头力工帮会的老大,听到手下报告就马上跑了过来:

「别管他们要干什麽,兄弟们都做好战斗的准备。」

力工的老大让手下端起步枪,对准城外移动的盾牌保护下的喊话队伍。

吴国的喊话队伍在城墙下方两百米远的地方就停住了。

这时候滑膛枪根本打不到,线膛枪如果没有尖头子弹,使用传统圆球子弹的话,也很难在这个距离上命中目标。

况且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