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冬风【九】(3 / 3)

烽·烟 白石头 2518 字 2个月前

。是年冬,兵部尚书于公谦至其第,亨欲夸宠于公,令芳华出见之,芳华不出。亨命侍婢督行者,相踵于道,芳华竟不出。于公辞归,亨大怒,拔剑欲斩之,芳华走入壁中,语曰:“邪不胜正,理固然也。妾本非世人,实一古桂,久窃日月精华,故成人类耳。今于公栋梁之材、社稷之器,安敢轻诣?独不闻武三思爱妾不见狄梁公之事乎?妾于此来别矣。”言罢杳然。

由此可见,这些鬼怪神异的故事,在古籍上就有记载,而且不单单仅局限于民间的,而且邹若衡也非常的享受这样的故事,他其实

个人是非常喜欢这样的故事的,因为相比于现实,虚幻一些的东西更能够让他放松心情。

不过邹若衡虽然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而且还从其中体会着当年师父留给他的音容笑貌,可是一阵夜风吹过,又将其拉回了现实中,看着手中的《太白武要》不住的再一次除了神……

所谓的“太白”指的是就是金星,也就是《西游记》中说写的太白金星的原型,朝现于东称之为太白,夜露于西称之为长庚。所以小说《西游记》称呼太白金星老仙人他为“老李长庚”。因为自古以来,兵家圣者,亦或者是流传于千古之间的学术流派,基本上,都会受到道家的影响,即便是儒家思想中,也是有着不可不提的道家思想的,所以说,道家算得上是传统古文化的根源之一了。

古代兵者,著撰经典之人,也多愿意以道家的思想作为用兵的核心,或者说是因为道家的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所以即便是杀伐征讨也需要符合道家的学说。所以这里就要解释一下,为什么邹若衡师父传给他的兵书,要以《太白武要》命名了。所谓的“太白”自然指的就是太白金星了,而之所以选择太白二字冠名,还是因为道教的传说。

道家传说中,以“太白”星为主长杀伐的星神,同时也将其视为兵戎之主,所以自古以来,多有兵书以“太白”二字命名,比如比较有名的就是唐代宗时,官居河东节度使,爵都虞候的著名道家思想、理论家,同时又是政、治及军事学家,达观子李笙的综合性道家军事著作《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既世人口中所谓的《太白阴经》。

《太白阴经》这本书邹若衡是看过的,因为他所习练的武艺,虽然与兵书战策毫无关系,但是因为其流派与道家颇有渊源,所以作为代表性巨著的《太白阴经》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邹若衡哪一流派武者的翻阅之物了,而且《太白阴经》虽然是兵书战策,但是其内容包罗万象,并不单单只有兵法上的东西,亦或者是道家的道教的一些理论学说。

比如《太白阴经》中,有这样的一段,曰:六国之君,非疏道德而亲权势。权势用,不得不亲;道德废,不得不疏其理然也。唯圣人能反始复本,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理天下正者,名法也。

而后又曰:语曰:“将、相明,国无兵。”舜以干戚而服有苗,鲁以頖宫而来淮夷。以道胜者,帝;以德胜者,王;以谋胜者,伯;以力胜者,强。强兵灭,伯兵绝,帝王之兵前无敌人;主之道,信其然矣。

《太白阴经》中对于论证、递进的关系使用的非常多,而且不单单是对于国家治理的看法,以及将帅用兵的方式,同时更是提升到了“法”的层次,遵循这个“法”就能够得到胜利,就能够千万年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