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里正榜样(1 / 2)

县令大人为官清廉,说是两袖清风也不为过,但他并非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这些年珍馐美味他也吃过不少。

但像土豆这样,只是经过简单的烹饪方法,就这么好吃的,他从未见过。

哪怕只是在锅边煎一下,蘸些酱油咬一口,口感竟也不赖。

更不用说炒着炖着吃了!

这土豆可是姜娇儿空间出品的优良品种,那口感岂是寻常土豆能比的?

不好吃才是怪事了。

“姜氏是吧?你这是忙完了?咱们可以走了吗?”县令大人对姜娇儿态度越发和蔼。

姜娇儿不只是发现了土豆,还研究出了土豆的吃法,在这以农为本的古代,自然值得受人尊重。

“民妇已经忙完了,大人请。”姜娇儿似乎明白县令大人态度变化的原因,但神情仍旧平静。

县令大人的马车足够大,可以容得下五、六个人。

姜父,姜娇儿,里正,县令大人坐在马车里,师爷在外面赶车。

里正有些惶恐,实在不敢跟着县令大人同坐,便坐到外面跟师爷一起赶车。

回去的路上,姜娇儿又跟县令简单说了一下土豆淀粉以及土豆粉条的做法。

县令大人听了更加惊喜,看着姜娇儿的目光像是看什么宝藏。

姜父在一旁看着,额角划过冷汗,若非知晓县令认识沈鹤,他都要怀疑县令是不是看上他的闺女了。

马车速度更快些,两刻钟左右便到了沈家村。

村里人大多没见过马车,纷纷出来看热闹。

待姜娇儿扶着姜父从马车上下来,村民们立马炸了锅。

“这不是沈二媳妇嘛?你们怎么坐马车回来的?”

“不会是买的吧?沈二郎可真有能耐,都买得起马车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在古代,一辆马车的价值大概等同于现代的豪车。

试想一下,一个偏僻穷困的村子,忽然开进来一辆三、四十万价位的车……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马车,就在他们想上手摸一摸的时候,师爷搀扶着县令大人从马车里出来。

县令大人一身官服,神情不怒自威,村民们当即吓得后退两步,连声音都小了不少。

里正有些晕车,缓了一会儿赶忙给大家介绍,“这位是咱们安阳县的县令大人。”

村民们一听,忙不迭跪拜行礼。

“都起来吧。”县令大人抬抬手,然后就迫不及待看向里正,“沈里正,快带本官去看看土豆。”

众人一听这话才明白,原来县令大人是来看土豆的。

里正赶紧应了,带路快步走向自己家。

师爷把马车拴在路边,也赶忙跟上。

姜娇儿找了一个村民,托人家把姜父送回家,也跟着去了里正家。

有些事物,听别人说是一种感受,亲眼见证过又是另一种感受。

尽管县令大人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在看到里正家的偏房里那一大堆土豆的时候,他还是惊讶了好一会儿。

尤其在听闻这一大堆土豆是六十多斤土豆种出来的之后,县令的心情用惊讶已经不足以形容了。

“这,这土豆现在还可以种吗?”县令急切地看向姜娇儿。

“土豆生长周期短,现在也可以种,只是……”姜娇儿想了一下这边的气候,大致估算,“温度达不到的话,可能产量就没有这么高了,但五百斤也是可以保证的。”

这是姜娇儿按照之前的种植数量算的,若是增加秧苗数,七、八百斤产量仍旧可以保证。

后面这些增加秧苗的话,姜娇儿没有说,但即便是五百斤的产量,县令也很知足了。

“沈里正,你们村的土豆可以作为粮食缴纳赋税,今年的赋税仍旧是十分之一,此外本官想另外拿银子跟你们沈家村买一些土豆,你可愿意?”县令大人这么说,可真是让里正动容。

他是一县之主,安阳县的事都是他说了算,即便他看上这土豆,说直接全部征收,沈家村的人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可现在县令不止没有那么做,还告诉他们赋税照旧,额外要土豆也是用银子买,这才是真正的父母官,为百姓着想啊!

一旁的姜娇儿对县令大人也是刮目相看,有这样的县令在,难怪安阳县的百姓会比旁边县城的百姓更安乐。

没错,就是安乐。

今天去县城的路上,里正就在跟姜娇儿念叨,说安阳县的县令从不鱼肉百姓。

今年闹了旱灾,不只是安阳县,别的县城同样民不聊生,但是相比别的县城,安阳县的百姓最起码还有东西可吃。

听说隔壁县城的村民,已经饿死了不少,甚至都有人开始易子而食。

这样的情况从不曾在安阳县发生,因为安阳县的县令大人每年征收了朝廷规定的赋税之后,就不会再收百姓一粒粮食,所以安阳县的百姓手里才有了些存粮。

里正恭恭敬敬向县令拱手,“大人,草民代表沈家村全体村民,今年愿多缴纳一成赋税,剩余的粮食,各家留了足够过冬和明年耕种的数量之后,其余的都可低价卖给大人。”

多缴纳一成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