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四面楚歌(1 / 2)

北境小贤王 陆吾 1124 字 3个月前

宋则和李福在心中暗暗腹诽,但他们的心中同样有一个疑问。

对啊,二皇子怎么会在肃州的?

宋民看向了宋则,“你也不知道?”

宋则低了低头,“回殿下,卑职确实不知道,这是前线传回来的第一份军报,还是卑职催促了之后,才发过来的。而且,他们的军报写的真的很糟糕。”

周黑塔不会写军报,在情理之中,宋民并未在这件事上纠结。

安置营几乎整体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人,更别说写军报这种复杂的事情了。

他说道:“安置营的人马不会写军报很正常,具体说说吧。”

应了一声诺,宋则说道:“周黑塔在军报中汇报,他们是在高平城外二十里遇见的二皇子,当时二皇子率领了卫队,还有大概三千人的军马。周黑塔这厮啥也没管,一个招呼都没打,就发动了进攻。随后他们分兵夺取了高平城,发现当时高平城外的所有官员,都在城外,似乎是在迎接什么人。”

“周黑塔这份军报写的前言不搭后语,二皇子的身份,也是他们之后攻入临泾方才得知的。之前他们将二皇子撵了一路,根本都未曾知晓二皇子的真实身份。”

宋民摸着下巴感慨道:“真是一群人才啊!这么大好的一个机会

,竟然就这么给错过了,听你这口气,他们撵了一路,还是没有追上二皇子是吧?”

宋则点头,“是的。二皇子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躲过去,而且他们的马好。”

“看来二皇子还是命不该绝啊,他现在在何方?”宋民问道。

“据周黑塔的汇报,二皇子此刻已回了并州。周黑塔几日前兵分两路,一路已攻下临泾,正向漆县、泥阳进发,而另一路正在北上,即将抵达北地郡富平县。”宋则回禀道。

宋民打开了地图,将这三处位置标准了出来。

“安置营这帮人都是疯了嘛,啧啧,真是一群打仗的好料啊。”宋民无比感叹的说道,这个进攻的速度,都快赶上闪电战了。

“八百里加急,传本王命令,一只马蹄子都不准踏入右扶风,违者——斩!”

“喏!”宋则高应一声。

随后,即刻命人拟写肃王的命令,八百里加急送往前线。

“殿下,那并州呢?这北路一路军马,可马上就走到并州的边境线上了。”李伯出声问道。

宋民笑道:“追缴贼寇误入其他州有什么问题?还不都是大周的天下。”

李伯哑口无言,但他对肃王殿下这个处理没有什么意见。

兵峰若跨过右扶风,那事情就不一样了。

但在

并州,呵呵,一口咬死追缴贼寇,这理还在肃王这儿,二皇子挑不出一丁点的毛病。

“殿下,以二殿下的性格,恐怕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还是宜早做准备,免得北边这支军马无辜折在那里。”李伯提醒道。

虽然他最是清楚肃王殿下的脾性,但其他几位皇子,他也是从小看到大的。

都是什么样的人,李伯心里一清二楚的。

当然肃王殿下这之后的转变不算,这不能拿常理衡量。

“无妨,北边增兵五万,除非他宋睿敢拼上胆子,划拉上并州所有的军马杀尽肃州。”宋民一边盯着地图,一边念叨道,“真是可惜了啊,把他留在肃州让我玩玩多好。”

李伯哑然,已是无话可说了。

既然您老都这么决定了,那还怕个嘚儿。

看着肃王殿下的手,在地图上反反复复的比划,李伯心中清楚,这位的野心,开始长翅膀了。

这是好事。

反正他是这么认为的。

一口吃掉了肃州大半世族门阀的肃王,理应需要一场结结实实的大战,夯实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坐稳这西北边陲第一王的位置。

急匆匆传完令的宋则,折返了回来。

宋民没抬头,径直问道:“你的另外一个坏消息呢?”

之前那个消息,在宋民这

儿不算坏消息,应该算是个好消息。

不过没抓到二皇子,倒算是坏消息。

宋则顿首说道:“羌国先锋部队已集结边境,陈兵八万。”

“安置营的西路军马现在在何方?”宋民问道。

这个问题,宋则忽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迟疑了一下,这才说道:“在……羌国腹地,具体位置不知,他们并未传回来军报。我的人手也没能将命令送进突然间加紧戒备的羌国,只是打探到安置营西路军马已深入了羌国腹地。”

宋民扔下手中的毛笔,捏了捏眉头,“之前我还觉得十万人挺多的,现在这么一搞,十万人捉襟见肘啊。”

宋则也深有此感。

北边董良和匈奴人的联军,总兵力便已超过了十万人。

羌国先锋部队已达八万,后续大军到来,肯定也不止十万这个数。

“羌国骑兵比之匈奴骑兵有过之而无不及,拿五万新兵蛋子上去,只有死路一条,这又是个问题。若是我们能以迅雷之势,灭掉羌国先锋部队,便可拥有主动权,也能保住安置营西路军。”宋民沉思着,念叨道。

可惜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