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标站在一旁,淡笑道:
“从前还真不知道,他这么喜欢这东西。”
“小时候的他,似乎更喜欢玩剑。”
“还曾经缠着我,给他找个教剑的师傅。”
朱标追忆的思绪打开后,便停不下来。
“不过要说变化最大的,其实还是二弟你。”
朱标略带疑惑地上下打量着朱樉。
“你小时候在兄弟几个里面,都是最为调皮的。”
“父皇分封你为秦王之前,还有过忧虑,惆怅你能否承担起秦王之责。”
“没想到你受封之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沉稳了不少,对兵事也上心许多。”
朱樉只觉得头皮发麻。
作为从小一起长大的兄长,朱标无疑是对朱樉最为熟悉的人。
哪怕是生母马皇后,和在兄弟几人幼年时期很少露面的朱元璋,都比不上他。
所以,朱标也是最早发觉的人。
“二弟能有如此变化,当真为你感到欣喜。”
朱标笑着说道:“朝中这些年,一直有不少人说你在关中胡作非为,甚至有人传言你在关中压榨百姓无所不用其极。”
“但我亲眼所见,关中已经是一片兴兴向荣之景。”
“那些人都是乱嚼舌根罢了。”
在京城时,同样也有人传言秦王不断扩充兵力,恐怕有反心。
就连朱元璋有时候都心存怀疑,秦王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反心。
只有朱标坚定认为,朱樉没有这样的心思。
并且在御前朝议上,痛斥说秦王有反心的大臣。
秦王若有反心,何必领兵随朝廷平定天下!
秦王若有反心,何必派兵征西域开疆拓土!
秦王若有反心,何必大军几乎都驻扎在外!
秦王军虽然一直在扩充当中,但是维持在关中本地的军队,其实一直没有多少。
真正能征善战的部队,一直在外作战。
无论是西域三十六国,还是羌人,亦或是安南。
都不是那么好打的。
即使是占据火力优势的秦王军,依然要常年累月的攻伐,才能够拿下这些地方。
“大哥。”
朱樉望着朱标温润的脸,有些心思难安。
他确实没有争夺皇位的想法。
手底下人倒是有不少人觉得自己可能会想要夺皇位,不然不会一直升级军备,扩充军队。
在朱樉看来,若是皇位能够平稳传递到朱标手中。
给未来的权力交接开一个好头,大明后来的许多事情,或许不会那么糟糕。
“二弟,我明白你在关中数年就做成这样有多么辛苦。”
朱标拍拍朱樉的肩膀。
“这几年时间,你过的也不容易啊!”
“朝中的事情不要多想,凡事有我还有父皇和母后在,还用不着你这么操心。”
“安心先和秦王妃生个儿子。”
朱樉原本因为兄弟之情而感动的心情,瞬间消失。
催生当真是无处不在啊!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