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听听这是人话吗?(1 / 2)

大宋的人听到他们还可以得到两个条件松了一口气,小仙人还是记着他们的,并未迁怒,不过那些做了伤天害理的事的人,他们会抓起来的。

都已经严禁下令了,不能私自处死女婴,结果这些不听,不听那么后果自己承受。

“这个元朝,女子地位是比较高的,不过,那也只是蒙古族他们自己女子地位高,其他族的女子地位还是比较低下的这属于两个极端了,”因为元朝是蒙古族当皇帝,所以自然也是蒙古族人的地位最高,总之后汉人的地位最低下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

就是因为汉人当时地位太低天天被欺压,加上各种天灾人祸,朝廷不作为,所以百姓们过不下去才纷纷揭竿而起,开始了造反之路。

这不,元一百年不到就给亡了。

元朝人听到小仙人的话,倒是听进去了但是也不能一下子就做出改变。

毕竟他们知道汉人实在太多了,他们也怕汉人反了他们,所以才如此欺压。

其他朝代听到,纷纷又在弹幕上各种骂元朝人,连清朝的人也都被拉出来骂了一顿。

元朝人沉默,不敢反驳,反驳了被骂的更惨。

汉人那些文人实在是过分,骂得文邹邹的,他们看都看不懂。

不过还是有很多粗人,骂得那是一个难听,他们都要被骂到自闭了。

“要说地位最低下的自当是明清。

当时明太祖在建立大明之后,在洪武元年就下诏鼓励妇女不要改嫁。

三十岁以前丈夫去世,能坚持到五十岁还守寡不嫁人的,朝廷就会给立贞节牌坊,还能免除差役。

自明太祖这诏书一出来,明朝贞洁烈女一下子就变得非常多了。

当时大唐的贞洁烈女只有51人,大宋有267人,而到了大明那家伙,一下子飙升到了三万六千人,这差距,你们自己看一看,那么多人都不再嫁,就为了一个贞节牌坊,”黎雾摇摇头,若是明太祖没有发这个诏书,自然不会出现这个现象的。

本来古代就是要看人口的,若是人人的去守节了,人口还怎么来?

打仗会死很多人,根本人口就不够的。

弹幕

秦始皇嬴政:这个明太祖脑子有问题了,还鼓励不要改嫁,人口哪里来?

秦始皇觉得明太祖有病,他最重视人口,恨不得人口最多一点更多一点,不可能反对改嫁的,还非常支持。

唐太宗李世民:朕也无法理解,为一个死人守一辈子的节做甚?要改嫁人口人口。

弹幕很多人都表示无法理解,理解不了一点,觉得明太祖就是有问题。

寡妇们也觉得莫名其妙,她们也不想为了一个贞节牌坊守一个死人一辈子,而且寡妇可不好当,没个人帮衬,很多活根本就干不了。

她们的朝廷也是非常鼓励再嫁的,改嫁的女子并不会有什么,很多人都改嫁,这很正常的。

明太祖时期,明太祖脸色异常难看,这个诏书他确实下了。

还有这个贞节牌坊也只是想鼓励那些守住气节的人,结果谁想到,居然三万多人都不改嫁,就为了这个贞节牌坊,明太祖也是有些恼羞成怒了。

这还成他的错了?

明太祖并不想承认这个是他的错。

大臣们谁也不敢出声,都怕得要死,一个个用眼神去看太子朱标和马皇后希望他们二人劝一劝。

他们是不敢劝的,怕陛下把他们给砍了。

“重八,我知道你这么做是好意,是百姓们误解了你,不过这三万多人都守节,确实太多了,咱们还是鼓励改嫁如何?”马皇后温柔的声音响起,拉着明太祖的手慢慢的说道。

“哼,这还成咱的错了,咱有何错,咱是皇帝,咱不可能有错,”明太祖被马皇后这么一劝又气又委屈,他不可能有错,也不可能是他的错。

都是那些百姓误解他的意思。

明太祖甩开马皇后的手,走到另一边生气,马皇后太子朱标对视一眼,眼里多了些许无奈。

最后在二人的劝说之下,明太祖才又下旨鼓励改嫁,又在弹幕上说了,其他朝代的帝王算是满意了,这个明太祖还是可取的,知错就改。

其他人表示,那是因为有马皇后和太子朱标,不然,死都不可能改,劝说还要砍人呢。

而大明其他皇帝看到自己的老祖宗都发布了消息,自然也跟在后面发了。支持改嫁,取消贞节牌坊。

改嫁还会给奖励,毕竟贞节牌坊那个有奖励,很多人为了那么一个名额,你死我活的。

明清的很多寡妇们听到认识字的人说皇帝取消贞节牌坊了,她们可以改嫁了,很多人痛哭了起来。

很多人更是沉默了下来,所以,她们守了半辈子的节到底算个什么?

很多寡妇她们其实也不太愿意守了的,若是丈夫好,守节倒是也心甘情愿,若是对自己不会,鬼才小守。

不过她们不想守,但是家里人不让,一个个逼迫就为了那块贞节牌坊。

如今好了,没有了,取消了。

天幕

“好,明太祖知错能改,还是非常不错的。

你们是不知道,那个时候女子低微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