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恪抵达营州的第三日,高句丽方面派严楚,将那个刺杀李恪的蒙面人带来了辽东,交给了辽东大将苏定方。
此事传回长安,举国震惊!
堂堂皇子,竟在派人在他国刺杀自己的兄弟!
一时间,辽东地区无论普通将士还是有职位的将军,纷纷对李泰表示谴责。
要知道,当初正是李恪在此地弹指间斥退高句丽与靺鞨联军,保住了辽东,也让这些将士没有因为战争而出现伤亡。
说起来,辽东的安危皆是李恪一人所为。
而李恪,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他们的恩人。
此次李恪出使高句丽,李泰居然派人刺杀,这分明就是通敌卖国!
他们幸幸苦苦在前线卖命流血,住在长安的李泰,堂堂皇子亲王居然跟他们的敌人串通一气,意欲害死自己的兄弟,他们能不气?能不怒?
一时间,无数弹劾之报如蝗虫一般飞往长安。
从辽东到东南沿海,再到西北边陲各地,但凡李恪去过的地方,都有官员上奏弹劾李泰。
长安,甘露殿内。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这一封封弹劾奏章,人都麻了。
他哪里想得到李泰居然会干出这种事,而且还让高句丽反手摆了一道。
这不是活生生
打自己的脸吗?
于是,李泰被五花大绑的带到了甘露殿,等待他的,乃是李世民的亲自审问。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承乾皆在。
魏征因为今年的吏治考核以及各地银行的查账,所以不在长安,不然的话,李泰将更加危险。
可即便如此,李泰此时也是一脸惨白,整个人像是从冰天雪地之中出来,浑身颤抖不止。
他害怕了,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
“说吧,你到底跟泉盖苏文都勾结了什么?”
李世民没有别的什么话,他现在想听的,只有李泰的实话。
几个儿子争夺皇位,他或许还能接受,毕竟生在帝王家,若没有争夺皇位的念头,他是决计不信的,李恪除外。
其他几个皇子当中,李承乾,李泰,李治都有这方面的想法,他完全能够接受。
可他不能接受的是,因为争夺皇位而勾结敌国。
这特么是出卖祖宗社稷的事啊!
自己的儿子居然干出这种事来,日后让他怎么去见九泉之下的李渊?
他本来就因为玄武门之变一直对李渊心存愧疚,而今他的儿子干出这种卖主求荣,通敌卖国的事,他还有什么脸面去见李渊?
他又如何对得起这满天
下的百姓?
朝廷的威严何在,皇室的尊严何在?
皇帝之所以成为皇帝,不正是因为百姓心目中存有对皇帝的敬畏?
一旦这种敬畏消失了, 那他这个皇帝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越想,李世民越是生气。
而此时的李泰显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李世民的问题,闻声只一阵支支吾吾的,却是如何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高句丽不会平白无故的咬他一口,而且那个蒙面人经过查实,也确实是魏王府的人,这一点他根本无法狡辩。
而他唯一能够狡辩的则是:“父皇,儿臣只是想对付李恪,儿臣绝没有勾结高句丽啊!”
是了,只要他打死不承认勾结高句丽,只承认想杀掉李恪,那这件事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毕竟高句丽拿个他的人就咬定与他有勾结,看上去也十分牵强。
而只要他承认想杀死李恪,那这件事就完全说得过去。
毕竟高句丽可不想在这个时候惹恼大唐,所以将那蒙面人交还大唐,也在情理之中。
“事到如今,你还想欺瞒于朕?!”
“泉盖苏文何许人也?!他岂会无缘无故的出卖于你?!”
“你若不是与他翻脸,他又岂会拿着你的人来陷害你?!
”
可惜李世民不信。
李世民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岂会不知泉盖苏文不会平白无故的拿着李泰的人来告李泰的状?
这其中必定是有因果的。
而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泉盖苏文与李泰翻脸,都逃不过一个可能,那就是李泰之前与泉盖苏文有所勾结,而今因为李恪出使高句丽导致这种合作关系破裂 ,所以泉盖苏文出卖了李泰。
这几乎可以算作是唯一的解释了。
“父皇!求父皇明鉴!”
“儿臣绝没有勾结高句丽,肯定是阴谋!肯定是李恪的阴谋!”
此时,将这件事的责任推卸给李恪,对李泰而言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一旁的长孙无忌也道:“陛下,泉盖苏文若想与魏王翻脸,为何早不翻脸,晚不翻脸,偏偏等到现在才翻脸?臣以为其中也有猫腻。”
李世民闻声一怔:“你此言何意?”
让自己的臣子看了自己儿子闹的丑事,李世民心中自然是不舒服的。
但对于长孙无忌,他还是十分信任的。
只听长孙无忌道:“辽东一战,高句丽与靺鞨无功而返,反而还赔付了我大唐数百万钱,若魏王当真与泉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