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中盘(2 / 3)

宋魂 酒徒 1910 字 1个月前

不下的“笔友”关系,都没心思再维持下去,直接跟对方一刀两断。

……

“阿嚏!”数百里之外的长安城,正在口授书信的莲花班教习余柏莲,忽然用手捂住了鼻子,大打喷嚏。

“教习,您怎么了?需要让人熬姜汤么?”正在记录书信的紫菱被吓了一跳,赶紧怯生生地站起来,小声请示。

“不妨事,应该是傍晚时练武出了汗,又被风吹了一下!”余柏莲摆了摆手,沉声回应,“咱们继续,刚才写到哪了?看我这记性!”

“写到人面桃花的故事了。”紫菱的眼神忽闪忽闪,写满了崇拜,“姓崔的书生,去得晚了,桃花姑娘已经过世。然后他入门大哭,后悔自己前来提亲太迟!”

“嗯,这个暗示,如果他再不懂,就是傻子了!”余柏莲点点头,信心十足地用手拍案,“老娘就不信,他能一直装傻!”

声音落下,却又觉得自己把话说得太满。犹豫了片刻,改用探讨的口吻,向紫菱询问,“他,他当晚对你毛手毛脚没有?他不会喜欢男人吧?我可听说,汴梁那边很多豪门子弟,都是天生的兔儿爷,只喜欢男人。”

“没,没有!”紫菱被问得满脸通红,慌乱地连连摇头。

却又唯恐余教习误会了自己的意思,

紧跟着快速补充,“他,他对我还算尊重,但是,但是眼睛扫过的位置,跟别的客人没啥区别。应该不是因为喜欢男人,才故意装作看不懂教习您的意思。”

“不是我的意思,是你的意思,我是在帮你!”余教习皱着眉,低声否认。

随即,又迟疑着嘀咕,“那到底是为什么?老娘把浑身解数都快使出来了,他就是不肯接招。况且,你又没说要嫁给他做正妻,他有什么犹豫的。他这个年龄,按理应该气血方刚,又不聋不暇。老娘虽然没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

“弟子怀疑,弟子怀疑,他根本不懂填词。”紫菱想了想,带着几分忐忑分析,“弟子这几天唱得多了,总觉得,滚滚长河东逝水这里,把河改成江,更为妥当。而从汴梁到西北,沿途却没有一条大河,以江为名。至于临江仙里边,也有一个江字,曲调更是与以往任何词谱,曲谱,都大相径庭。还有,这个曲子,声音丰富了许多,吐气换气,也更为复杂。以前从来没出现,没流传,忽然间,就凭空冒了出来,实在匪夷所思。”

类似的话,白藕曾经也提起过,只是,当时她立刻给予了否认。

而现在,紫菱却觉得,自己有必要说出来,无论其是否真的有道理。

余教习指点她给那位韩巡检写信,绝对不是为了帮她早日嫁给对方,对此,以紫菱的聪明,早已经有所察觉。

而结合余教习最近那迫切的心态,以及自己对莲花班一些秘密的耳闻,紫菱愈发相信,自己如果继续跟韩巡检书信来往下去,早晚有一天,会害了对方。

她对韩青,并没喜欢到非嫁不可的地步,但是,也没有加害对方的必要。

那样,会让她感觉很可惜,很内疚。

那么好看的一个男人,跟她说话也客客气气的,丝毫不带寻常酒客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并且,还有一副好嗓子。即便不会填词谱曲,也罪不至死,不该被余教习她们给拖下水。

所以,早点儿了结这段荒诞缘分,早点儿让余教习断了将他收归自己所用的念想,对他,对自己,都好。

啪啦!”灯花忽然爆了,火光跳动,照亮紫菱明澈的眼睛和风尘掩盖不住的美丽面孔。

……

“啪啦”,烛花爆裂,照得定安县衙二堂,忽明忽暗。

棋秤两侧,县令张威和主簿周崇两个,分别落坐,目光盯着渐渐被填满的棋盘,迟迟不肯落子。

同样的深夜,有人沉迷于灯红酒绿,有人却在权衡棋盘上的每一步。

棋盘上落子错了,可以反悔。

现实世界中,某一步走错,却没有办法重头再来。

“县尊,已经落实过了。他跟李右巡使那边,其实交情并不深。今晚酒桌上,有关李右巡使的消息,他知道的还没有钱秀才多。”窗棱被轻轻扣响,一个声音透过窗纸,传入县令张威和主簿周崇的耳朵。

“我就知道如此!”主簿周崇,完全没有白天时面对县令张威那种拘谨,笑着撇了撇嘴,终于落下了一粒白子,“县尊,你太小心了!切莫说他是太学弃徒,就是先前没有被太学开革,祭酒郑长风如今自保还不暇,哪还有能力顾得上管他?”

“他终究是汴梁来的,而韩家,以往在大宋将门之中,好歹也曾经排得上号。”县令张威丝毫不以对方的话为忤,叹了口气,幽幽地解释。

“那是他伯祖父韩重赟那支,不是他这支。他这支,与大房早就分了家,并且,自打新皇登基,就每况愈下。”周崇耸了耸肩,继续低声补充。“这些,教里边早就派人探听得清清楚楚,否则,也不会对其起了招揽之心。”

“嗯!”县令张威再度轻轻点头,叹息声同时也变得更重,“我总觉得,哪里还不够稳妥。按理,他只是个过客,又知道进退,圣教没有必要树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