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世人只看到名将青史留名,只看到帝王武功赫赫,威仪四方。
可又有几人在意过那累累白骨?
一将功成万骨枯!
将士出征,一仗下来,又不知会有多少母亲没了儿子,妻子没了丈夫,孩子没了父亲……
萧云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但也绝不是一个软弱的皇帝。
别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他这个皇帝断然没有不出兵的道理。
太极殿。
端坐在龙椅上,萧云一身明黄龙袍,睁着一双锐利如刀芒的眼睛,紧紧盯着下方异常安静的文武大臣。
大军即将开拔,可很多事情,却还未准备妥当。
刚萧云问了,就连最基本的粮草辎重,都未能准备好。
这就让他很是恼火。
打仗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将士们在前线打仗,为他这个皇帝拼命,浴血奋战,可他却连最基本的粮草都无法及时供应。
这岂不是在打他这皇帝的脸?
凝视一眼,萧云站起身走到御阶前,面带怒意道:“我大胤百姓正在遭受匈奴、金辽大军的屠戮,你们却在这跟朕说这不够那不够,你们的良心就不痛嘛?”
“陛下息怒!臣等有罪!”
群臣纷纷
齐声跪倒。
“息怒?让朕息怒就能赶走匈奴、金辽的大军嘛?”
萧云看着这些文武大臣就来气,压着的火气蹭的一下就直冲脑门,盯着他们,怒极道:“息怒就能让我大胤百姓免遭烧杀掳掠?就能让我大胤边境相安无事?”
“平时你们一个比一个能,朕欲行新政,你们反对得比谁都厉害!现在,让你们准备钱粮,你们倒是给朕能一个看看啊?”
“二十万大军,即将开拔,现在却跟朕说粮草不济!那朕,要不要等你们粮草充足了再发兵啊?”
“行啊!你们谁去跟匈奴,跟金辽说一声,说我大胤没准备好,让他们等等再寇边?”
面对萧云的怒火,百官无不鸦雀无声。
见一个个装聋作哑,跟哑巴似的,萧云气就不打一处来,却又拿这些大臣们毫无办法。
砍了?
不切实际。
自从见了周文宣后,萧云对于朝中局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下方这些文武百官除了极个别之外,其它人无不是抱成一团,一起狼狈为奸。
牵一发,而动全身。
更何况,他们背后还有世家撑腰。
真要动刀子,这些人和他们背后的世家,必然会如猛兽一般,拼命反扑。
而眼下,萧云还未做好充足的准备。
也就只能强忍着。
扫视一眼,一脸盛怒的萧云抬手一指,就道:“户部,朕就问你们,你们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准备好充足的粮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如此简单易动的道理,三岁小孩都懂。
可户部也有户部的难处。
自己萧云登基以来,宁州沦陷、淮南水灾、又闹黑莲教,最近又雪灾,可谓是灾难不断。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事不需要钱?
若不是萧云从世家手里敲来了一笔钱,恐怕大胤的天下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可萧云弄来的这点钱,它不经花啊。
光是这次雪灾,户部就足足拨付了两百万两银子,五十万石粮食。
还有就是宁州也一直在持续的拨付钱粮,以供大将军王收复宁州。
这一来二去,户部哪还有余粮啊?
跪在地上的户部尚书杨清和户部侍郎夏元惟连忙出列,杨清跪倒道:“启禀陛下,户部最多能挤出二十万石粮食。”
二十万石粮食,听起来很多。
可二十万大军一旦开拔,从京城出发到北凉,一路上吃喝拉撒,可能都不够。
别大军还没到北凉,还没能跟匈奴、金辽交战,就
因为辎重问题,闹出哗变,可就闹了大笑话了。
萧云的眉心就皱了又皱,他也知户部今年难,可未成想难成这样。
想发火,可看着杨清那一头白发,浓浓的黑眼圈,一脸疲态,明显连日没睡好的样子,萧云又有些于心不忍。
前些日子雪灾,身为户部尚书的杨清一直奋战在第一线,一把年纪的他,不辞辛苦的连日奔波,可谓是劳苦功高。
若无杨清在前面稳定民心,这次雪灾不可能如此快就平息。
这些,萧云都记着,可朝廷要用兵,粮草问题不能不解决。
“二十万石就二十万石,户部立即拨付。剩余的,朕来想办法。”
萧云无力的深吸口气,随即目光一扫,就看见了工部的张阆,沉声道:“军械可还充足?”
张阆额头顿时冷汗直冒,明眼人都知道,萧云今天这是发了大火了,稍是回答不上,可能就得挨训。
他战战兢兢的走出,然后拱手道:“回陛下,工部在得知朝廷即将用兵,已连日加班加点在打造军械!现,能供十万套铠甲,二十万副兵器!”
“十万套铠甲?”
萧云顿时被这数字给气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