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5(1 / 2)

我家木门通古代 ALAMM 1169 字 2个月前

上梁沟的人要卖草纸,自然是要吆喝的,是以从城门口开始,大家就听到了一声又一声的叫卖。

“草纸,柔软好用的草纸,七个大钱一斤咯。”

县里听到一个没听过的名字,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听到叫卖声就忍不住要凑上前来看上一看了。

安平县有四个门,东西南北,每个城门不远处就是集市。

这个时候正是县里人买完了菜蔬准备回家的时候。

有那上了年纪的女眷就停下脚步问道:“这个草纸是什么玩意儿?”

妇人这话一出,好几个担着担子的男人都停下了脚步,七嘴八舌地说道:“草纸就是纸,如厕时用,比厕筹好用,柔软舒适,比那些大户人家用的绸缎可要便宜得多。”

好货不怕比,想着这很可能是大家的第一单,停下来的上梁沟村民也没有吝啬,当即从箩筐里扯了一张草纸出来递给女眷,让她上手感受一下这草纸的触感。

叫住村里人夫人家境不错,家里有铺子有营生,一摸这草纸的触感,心里就满意得不行。

说来有些不好意思,她家男人有些难言之隐,这厕筹用着确实遭罪,他们这种小富之家,又不能用绸缎,她男人平常用的是麻布,材质没比厕筹柔软多少不说,他们也舍不得用一次扔。

重复使用的麻布清洗时让她十分难受就不用说了。

这会看着上梁沟叫卖的草纸,她倒是心动不已:“这草纸摸着确实还行,能沾水吗?”

上梁沟的人忙不迭摆手道:“不行的,这草纸沾水就烂了,用一次就得扔。”

妇人闻言点了点头,摩挲着手里的草纸道:“既是如此,七文一斤的价格,多多少少是有些贵了,不知这价格可否再低一点。”

就这么一位客户,村里人也没都围在这里,只留下心思灵活,从自家箩筐里拿了一张纸出去的那位汉子和这位妇人交涉,其他的人都担着箩筐去其他地方招揽生意了。

虽然很想尽快把草纸给卖出去,但是留下的村里人还记得林回星和苏大贵的叮嘱,想都没想就摇头道:

“婶子,不是我们卖得贵,是这草纸做起来十分的费时费力,七个大钱已经是最便宜的价格了,再低我们就没得赚了。”

见对方态度如此坚决,妇人只能放弃讨价还价的念头,她把手里的那张草纸放在装菜的篮子里后,摆手道:“行吧,我买五斤。”

妇人低头从赚钱的荷包里数了三十五个铜板出来。

一下子就卖出了五斤草纸,村里人也十分的开心,抬手把一大把铜钱塞到怀里后,他就连忙弯下腰给客人数草纸了。

五斤草纸可不少,厚厚一叠,妇人的篮子都装不下,只能就这样抱在怀里。

她抱着草纸有些不满意:“你都没说要称一下,你这里能有五斤草纸吗。”

就随便数了一下,就说有五斤草纸,做生意哪有这么随意的。

村里人连忙解释道:“这位客人,我们的草纸剪裁之后厚度,大小都是一样的,我们之前就称过了,一斤草纸二十一张,为了不让客人吃亏,我们都是按照二十二张算的,你要是不放心的话,随便用什么称来称,要是重量不够的话,我免费送你二十斤草纸。”

上梁沟没有称,林回星之前倒是想过要买两杆称来,但是他每次回现代都要买上一大堆东西,倒是把买称的事情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没有称也不耽搁什么,林回星用木棍做了一个简易的天平,一边放他从超市买的五百克一包的零食,一边放草纸,最后另一边一张一张的加草纸,等到加到二十一张的时候,这边的天平就往下沉了不少了。

怕有误差,下山之前,林回星更是让大家按照二十二张草纸一斤算。

原本做草纸的时候,大家对草纸的定价还是五个大钱一斤,现在一下子就变成了七个一斤,既然已经多挣了钱,村里人也就不回心疼多给出去的那两张纸了。

大家平常都是要买东西的,心里基本都有一杆秤,缺斤少两的生意是做不长久了,唯有足斤足两的卖东西,才能让他们的草纸有个好名声。

这个道理就算林回星不说,村里人也是能够想明白的。

这一天村里人多多少少都卖出了一些草纸,有那运气好的,走到富人区青石街叫卖的,更是一箩筐的草纸都被直接包圆了。

青石街足足有十几户人家,很多人虽然家里有些产业,但家里的主子要人人都用绸缎的话,那也是很心疼的。

有了这手感不错,价格也便宜的草纸能够作为代替,大家也不用心疼了。

听上梁沟的人说他们这一趟来县里买过草纸后,下一次再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了,这些富户都没收着,大多都一百斤,两百斤的买。

考虑到安平县的消费能力不高,村里人的两三千斤草纸卖完后估计就没什么市场了。

林回星也没和大家抢,他反正是要去郡城的,他的草纸弄到郡城去买也是一样的,他带着二十个汉子直奔姚家。

这个点姚家只有金氏和楚氏和在家里补觉的姚二郎在家,姚老翁和三个孩子都出门卖豆腐了。

楚氏天没亮就起床帮着儿媳妇做豆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