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力压群意欲南行(三)(1 / 2)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1018 字 1个月前

对此,朱载坖只是笑笑,这么说也不能说不对。但是朱载坖问道:“倭寇又不是我中国人,何以能够屡次偷袭大明州县得手?”

这个问题其实朝廷上下也早就有了答案,那就是沿海奸民为之趋使。

朱载坖笑着问道:“李学士是南直隶人,应当对倭寇有所了解吧。”

李春芳说道:“倭寇中亦有大量沿海奸民,曾经有人言,倭寇之中三分真倭,七分假倭。”

朱载坖对此点点头,李春芳说的这个确实也是实情,倭寇之中充斥的大量的汉人,甚至出名的倭寇大头目,如徐海、叶麻等人都是汉人。

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倭寇并不是一个整体,或者一股势力,而是有很多不同的势力组成的。徐海和辛五郎的失败,也许能震慑一部分倭寇,但是要想指望以此就震慑所有倭寇,朱载坖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何况倭寇中本来就分为两个不同的大类,一种是以劫掠为生的倭寇,他们主要就是以劫掠为生的,其中的倭寇也更多,还有一种就是海商海盗集团了,这种以王直为代表。

他们本来就具有双重身份,也可以是正常贸易的海商,当正常贸易无法进行时或者进行劫掠的收益远远超过贸易所得时,那他们就会转而变成海盗。现在就是这种情况,王直本来是在中日之间从事贸易的。

虽然之前这个贸易也不怎么合法,但是好歹能做下来,现在大明厉行海禁,这门生意算是彻底做不下去了,王直也就从海商彻底变成了海盗。他们和那种纯以劫掠为生的倭寇还是有所区别的,王直的目的一直都很明确,就是想逼迫朝廷开放海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就算朝廷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只要不能彻底将其消灭,他们就一定会继续制造事端,甚至制造更大的事端,来胁迫朝廷开放海禁。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朝廷为了筹措备倭的军费,在东南大肆搜刮,虽然对于一般的百姓和富户们来说,虽然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是还能够接受,对于一些佃农来说,恐怕会让他们难以维持生计,投贼恐怕会不断发生,进一步补充倭寇的兵力。

同时倭国现在的不断的动乱也会给倭寇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倭寇的实力会进一步的增加,而官军的实力在短时间内并不会迅速增加,训练的新兵、修筑的城墙都需要时间,在官军的战斗力大幅度超越之前,还是存在着一个空窗期的,而这就是倭寇们的机会。

从王直的角度来说,他想要胁迫也罢、说服也罢,让大明能够开放海禁,都必须展现出足够的实力,海盗的世界就是这样,一切以实力为尊,王直将自己当海盗的准则加在了大明朝廷之上。

而展示实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制造事端,制造足够大的动静,试问能有什么动静比袭扰大明的留都更大呢?

从可行性上来说,现在官军的重点还是在苏松等处,尽管胡宗宪意图加强浙江的防备,但是胡宗宪的重心肯定也会放在距离苏松最近的杭嘉湖地区,毕竟之前倭寇袭扰的重点也在此。

而绍兴等府的防备肯定会松懈的多,况且一小股倭寇的行踪没有那么好掌握的,倭寇当时候只需要派出数十名精锐,从绍兴、宁波等处登陆,越杭州,趋徽州府,就可以接近太平府,直逼南京,而大明内地卫所是个什么德行,就不用多说了吧。

况且倭寇对于宁波、绍兴还真是比较了解,之前大明和倭国能够正常贸易的时候,大明就是通过宁波和倭寇贸易的,所以倭寇对于宁波和附近还是比较了解的。

对于朱载坖的话,讲官们仔细回味了一下,还真是这个道理,朱载坖所言,并非是虚言。但是讲官们还是不允许朱载坖提此事。

李春芳说道:“若真的被殿下言中,那就更不能去南京了,到时候南京刚刚大乱结束,鱼龙混杂,殿下此时去,岂不是危险,此事断不可行。”

其他的讲官们也赞成李春芳的观点,朱载坖无奈,只得先放下此事,反正来日方长,还有时间。

无逸殿,嘉靖正在批阅奏疏,黄锦将今日东厂坐探搜集来的各种信息送到嘉靖面前,黄锦说道:“陛下,有裕王府的消息。”

裕王府是厂卫关注的重点,每天按理说都有裕王的消息,黄锦这么提醒嘉靖,就说明这次裕王府的消息应该是比较重要的。

嘉靖赶紧取来看,看完之后,嘉靖面无表情,将东厂打探来的消息放下,只说了一句:“胡闹!”

嘉靖说道:“东厂要盯紧点,过段日子叫李春芳来,朕有话要问。”

然后继续对黄锦吩咐道:“去文书房找找,浙江巡抚胡宗宪之前的奏疏副本拿来朕看看。”

黄锦去文书房寻找奏疏,嘉靖则在仔细思考此事,在他看来,朱载坖想去南京,那是绝不可行的。在京师毕竟有厂卫,一切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一旦到了南京,那就不是他说了算的地方。

大明已经迁都百余年了,历代皇帝,除了武宗之外,从未回过南京,南京现在是个什么样子,谁都不清楚,虽然嘉靖一直在加强对东南的控制,不管是派朱希孝去,还是恢复太祖功臣的爵位,都是想分化南京城内的各方势力,但是一旦朱载坖到了南京之后,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