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拾秋(1 / 2)

参加婚宴过后,李长顺就回李家村了,确实现在已经到了收地的时候了,不过李长顺可不是回去帮忙的,现在是集体经济,地里的产出都是集体的,是国家的。

李长顺户口都迁走了,光靠帮着干几天活可没有粮食分,李长顺也不是冲这个来的。他就是来玩的。

头几天就有一些在农村的同学请假回家收地了,老师就没有不给假的。毕竟这年代秋收可是个大事,本来庄稼收成就不好,再收完了让虫蛀了,粮食还得减产。所以啊,什么都得给让步。

原主记忆中小时候有种叫做‘拾秋’的活动,是小时候难得的回忆。现在李长顺就是来重温童年的。

‘拾秋’就是收拾地里遗落的庄稼,这不算是集体的,你去了捡到了就是你個人的。

所以全凭自愿,很多村里算不上劳动力的孩子都自主加入‘拾秋’的行列。其他大人也是用休息时间‘拾秋’。

不过虽然是自愿的,个人的,不过还是要集体统一管理分配,谁能去哪片区域,那都是生产队定好的。

这可不是收地的时候故意遗留,而是像红薯、芋头这种,埋在地里的庄稼难免有遗漏,其他包括各种豆子,花生之类的,有先熟后熟的,先熟的有部分会爆开,豆子掉落在地上,有些甚至埋到土里了。

收拾这些庄稼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这跟生产队的利益是冲突的,所以‘拾秋’这样的活动应运而生。

李长顺就是奔着这个来的,穿着之前的旧衣服,拎着个大布袋子,腰里还别着个小布袋。手里拿着个‘粪耙子’,专门用来挖地的。

他们这一波人不光是孩子,也有不少成年人,这个年代的人最不值钱的就是力气,只要能多弄点吃的,什么时间干活都有劲。

李长顺来的这一片是红薯地,算是‘拾秋’收获最大的地了。

李长顺也跟普通人一样,一点点的挖地,挖出一块不大的红薯都得乐呵半天,从别人手里买的,和自己从地里挖出来的,成就感是不一样的。

另外还有不少的土蚕被挖出来,李长顺也都放到腰间的小布袋里了。

这东西学名叫做蛴螬,算是分布极广的一种害虫,主要以植物的种子,根茎,幼苗为食,倒是有一部分药用价值,不过对于农民那是见一个抓一个,这玩意危害太大,还不能食用,基本都是喂鸡的。

不过鸡是真喜欢吃这玩意,平常看到鸡在地里挠土,就是奔着这土蚕来的。

一些活了几年的下蛋鸡都知道到这时候有土蚕吃,只要见到人来鸡圈准围着你‘咕咕咕’的叫。

接下来两天,李长顺都没闲着,今天红薯地,明天花生地,后天又去红薯地。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说起来还是花生地让李长顺最开心,因为地里能找到不少小花生,说白了就是还没长成的花生,吃起来又脆又甜,不过这种小花生也是土蚕的最爱,不少都让他们糟蹋了,当然了,他们也没跑了,爷爷奶奶家的鸡这几天伙食上升了一个大档次,别的东西都不太爱吃了。

李长顺就在村里待了三天,倒也不是一直‘拾秋’,说实话收获真没多少,三天捡的红薯都凑不够一麻袋。

主要也是因为这年月粮食金贵的很,生产队收地的时候好收的基本都收干净了,什么麦穗啊,玉米这类的地上作物,李长顺连去都没去,十有八九毫无收获。

除了‘拾秋’的中午和晚上,李长顺基本都在山里,也没往太远走,正好在地里抓了不少的土蚕,在之前的小树林里做了一大堆陷阱,三天抓了14只野鸡,这片小树林里的野鸡快让李长顺抓绝种了。

这些野鸡李长顺除了当天吃的,都让奶奶腌起来了,也有别的人家知道信的来爷爷家换,用什么换,自然是粮食了,家家都去地里捡,去的人多的几天怎么也能弄几袋子粮食。

不过奢侈的换鸡的还是少数,二叔这几天是吃的满嘴流油,勉强弥补了这些天秋收的消耗,“我说长顺,你明天上山领我一起去呗,我看你这几天,天天收获不少。你是不知道啊,你不回来,二叔这嘴巴里面都淡出鸟了。”

“嘿,这地瓜,沾上肉味,比肉还香呢!”

李长顺笑着给奶奶夹了一块鸡肉,“二叔,不是告诉你在哪了么?我倒是想带你去,你也没时间啊!中午去一个来回都不够,能干什么?白天你上工,总不能夜里去吧,你就不怕遇个大虫,给人家加餐啊!”

二叔嗦螺着嘴里的鸡骨头,“嘿,你小子,你才碰到大虫呢,你二叔我……”

话没说完就挨了个大脖溜子,“你这倒霉催的,瞎说什么呢?”

二叔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讪笑着说道,“这不是话赶话,赶到这了么?没那意思,爹,你快吃啊,你要不吃给我也成,我还没吃饱呢!”

爷爷眼睛一瞪,小口的吃着鸡肉,喝着小酒,美得很。“老实待着,别给我找事,你有那个本事?能次次空手而归。”

两个妹妹憋着笑,怕笑出声被二叔揍,两个妹妹这几个月倒是又黑了一些,想来也是没少帮着下地干活。不过毕竟不像二叔二婶这样的成年人,见天的下地,过一个冬天能捂回来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