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孰政孰朝,何都何帝(1 / 2)

在财政方面,王昊现在确实是不差钱。

先是收割了郑家,后来又收割了倭岛,刚刚又收割了晋商,府库里的银子多得没地方放。

除了银子之外,还有大量的黄金。

穿越这四年多来,王昊所获得的黄金基本上都还封存在府库中没有动用。然后,攻破倭岛灭了德川家光之后,除了得到了石见银山的开采权,肖熊又更进一步夺下了佐渡金山。

到现在,库房中储存的黄金已经多达一千多万两。除了黄金和白银,府库中还有大量的奇珍异宝,多不胜数的古玩字画。

也就是说,现在的皮王府有着非常宽松的财政盈余。

至于将来。

有强大的水师在,将来也不会差钱。

更何况,建在平壤的“高科技工业园区”,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仅仅是纺织工业这一项,所能够为王昊的皮王府带来的经济收入,就有可能超过大明朝的税收总额。

这种情况下,税收也就变成了无足轻重。

所以,土地税和人头税就暂时全免了,只留下少量的商税。

徭役也全免了。

要修路、修水库等等,多抓一些倭奴来干就行了。就算有时候人手不够,不得不组织一些百姓去干活,也不叫服徭役。因为是要发工资的,得叫做打工。

不仅免税、免徭役。

按王昊的规划,等到将来有了更多的殖民地,还要将国内的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养老保障等等,全都要搞起来。

当然,那是将来的事情。

还得再等几年再说。

但是,教育的事情却刻不容缓。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不开启民智,纵有繁荣,亦是昙花一现。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办学!

……

此前,王昊已经在朝鲜半岛和登莱两地,投入了大量的钱财用来办学,使之基本上做到了乡有乡学,县有县学,府有府学。

还办了“东江大学”和“天工研究院”这两所顶级大学。

因此,在这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办学经验,包括:办学的方式、教材等等。现在只要将这些办学经验向中原地区推广即可。

按王昊的计划,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至少要再投入2000万两银子用来办学。

除了在中原地区做到乡有乡学,县有县学,府有府学之外,还计划在中原地区再办几所大学。

因为中原地区离平壤太远,不可能让学生们跋涉几千公里去平壤的东江大学上学。

所以,按计划,以后每个省都至少要办一所大学。而小学和中学,则要普及到乡村和县城。

对于王昊来说,财力方面是足以支撑得起这么庞大的办学计划的。

唯一让王昊有些为难的,就是教师的问题。

当王昊真正面这个庞大的办学计划时,才发现根本找不到这么多老师。不要说老师,连识字的人都找不到这么多。

那些读书人,要么逃走了。要么被李自成手下的那群文盲官吏给“嚯嚯”掉了。

无奈之下,只好又让人通告天下,高薪招聘教师……

……

接下来,就是政府职能方面的问题。

在夺取了京师之后,就有很多人建议王昊称帝,那些提议,都被王昊暂时搁置起来了。

然后,在攻破开封、洛阳,全取了关东之地之后,要求王昊称帝的呼声更加强烈。但是,依旧被王昊以“时机尚未成熟”的理由而搁置。

不过,称帝可以暂缓,但是,朝廷各部的职能却必须先行使起来。

否则,现在这么大的地盘,在内政管理上肯定就会出现很多很多的问题。

那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两点:

其一,朝廷设在哪里。

其二,官吏架构、名称、人选等等。

朝廷所在地,也就是都城。

现在的领土已经这么辽阔了,继续将行政中心放在平壤,那肯定是不合适的,虽然那里也会变成华夏的地盘,但还是有些太过偏僻。

京师也不合适。

(备注:具体原因不能讨论,那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任何有关那个地方的讨论都是对它的不敬。总之,山风木鱼坚定地认为,我们应该对那个地方心存感恩和敬畏,绝不可以提到那种神圣地方的名称。每天吃饭之前都应该要忆苦思甜,喝水不忘挖井人……)

王昊倒是很看好登莱。

因为现在正处在大航海时代,而登莱位于海边。这对于有志于参与全球大航海的王昊来说,用登莱这种海边城市为都城,无疑会更加便利。

……

再然后,就是朝廷官员的问题。

官吏不足,可以对朝鲜的朝廷进行拆分。

现在的朝鲜局势,已经变得非常稳定。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汉族人口已经迁过去了400多万,

还有400万朝鲜人“自称”祖上有汉人血脉,要求更改民族类别为汉族。

在这部分人中,有的确实是汉人后裔。有的则是他们祖上的女性与汉族男子有过亲密关系。

毕竟,姓王的人,在半岛上建立王氏高丽统治了朝鲜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