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6(1 / 2)

,又因为姜舒月没被烧死而震惊,并没发现她身上的衣裙都烧没了。

只当是毫发无伤。

“涅槃?”自认大风大浪都见过的康熙,听到这样匪夷所思的禀报,都被震住了。

涅槃一词,原意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在佛教教义中,指通过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雍郡王妃并未出家,应该不至于忽然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

而在汉人的文化中,有一种飞禽也可涅槃,便是凤凰。

《山海经》中《南次三经》云:“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汉人认为凤凰兼具德、义、礼、仁、信,并且凤凰的出现,预示着天下太平,是个极好的兆头。

正因如此,汉人喜欢把母仪天下的皇后比作凤凰,戴凤冠,掌凤印,集美好品德于一身,为天下女子表率。

既是好的预兆,又带有某种暗示。康熙看了暗卫一眼,缓缓坐下,沉声问:“可看清楚了?”

短暂的沉默过后,暗卫头子也悟到了这一层,心知不妥,可来龙去脉都是他亲眼所见,不敢欺瞒。

“皇上,当时不止奴才一人在场。”不信可以找人来问,暗卫头子磕了一个头说。

康熙对暗卫的忠诚还是相信的,就算被派去监视老四,也不可能轻易被收买。

挥手让暗卫退下。

三日后,雍郡王的折子到了,康熙没看,而是传内务府总管噶禄问话。

“南边虫灾严重,皇庄情形如何?”康熙先问过交办的要事,这才不经意地问起皇庄的情况。

噶禄早得了皇庄那边的消息,见问笑道:“托皇上的洪福,蝗虫止步于南郊,并未北上。”

怎么还托上他的福了,康熙不解:“此话怎讲啊?”

噶禄就把自己听到的天火事件说了,最后道:“皇上洪福齐天,京城有龙气庇护,这才躲过一劫。”

康熙从来不迷信这些,所谓的天子啊龙气啊全是统治的需要。从他登基之后,京城闹了多少次蝗灾,也不见什么洪福什么龙气。

去年因为旱灾持续,他差点就下了罪己诏。

“这些吉利话你都是听谁说的?”说吉利话有用,朝廷就不用赈灾了,康熙不但没有被恭维到,还有些烦。

噶禄一怔,忙道:“不敢欺瞒皇上,奴才是听皇庄管事说起的,皇庄管事又是听了雍郡王的话。蝗灾来时,雍郡王和王妃正在南郊,亲眼所见。”

这就有意思了,康熙跳过这个问题又问了噶禄几件小事,才放他离开。

等人一走,他拿起老四的奏折翻看,果然说起了蝗灾和天火,却只字未提王妃浴火涅槃之事。

如此祥瑞,他好像半点不想沾惹,让康熙非常满意。

所谓龙凤呈祥,龙为皇,凤为后,若雍郡王妃被传成涅槃的凤,那么龙是谁?

人为抹去这一折,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康熙相信暗卫的眼力和忠心,也认可老四的做法。在心里给老四加分的同时,认真记下了这件事。

祥瑞常有,而真实的祥瑞不常有。

太子不争气,让他很是为难,这也许是上天给他的提点。

按照暗卫的说法,南郊铺天盖地的蝗虫都是雍郡王妃用涅槃之火烧死的,抛开涅槃一说,老四和老四媳妇抗灾有功,理当封赏。

奈何老四的爵位晋升太快,以他目前的年纪已然到顶,封无可封。

玉不琢不成器,年少成名未必是好事,康熙也想磨一磨老四的性子,同时再给太子一个机会。

于是他没传老四,而是破例传了儿媳说话。

“蝗虫没有进京,外头传得沸沸扬扬,你给朕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康熙在南书房召见姜舒月,态度非常和蔼,就像长辈和晚辈唠家常。

可不管皇上表现得多么和蔼可亲,姜舒月也不会真把他当长辈什么都说。

四爷的折子递上去也有几天了,内务府的话应该也传到了,皇上该知道的想必早已知道。这时候传她过来问话,大概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皇上不相信自己听到的,还想再找个人来印证。

第二种可能是除了奏折上写的和内务府听说的,皇上还想了解更多细节。

第三种可能是皇上通过其他渠道得知了一些消息,一些那天晚上被四爷封锁了的消息。

有关于她,所以要当面问问。

跳过理性分析,直觉告诉姜舒月第三种概率更大。

接到通知的时候,姜舒月还有点懵,可在来的路上已然比照第三种可能想好说辞。

“不敢欺瞒皇上,早在虫灾到来之前,臣妾便做过一个先知的梦。”

瞒不住就半真半假地说,利用好封建迷信准没错:“梦里臣妾点燃麦田,将蝗虫尽数烧死,自己身处大火却毫发无伤。”

“臣妾七岁上受过一次重伤,之后一直在田庄调养,病好之后便有了种田的天赋。”

在康熙皇帝面前搞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