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静极思动(1 / 2)

又得搬家了。

好在他们随身的东西不多,又有一只倔驴可以使唤,苏轼与主持再次告别,一行五人搬着随身物品朝周湛在东门的院子而去。

在路上时候苏轼与苏允感慨道:“来黄州才多久,咱们就已经搬了几次家了?”

苏允算了一下,第一次从定惠院搬去临皋亭,第二次从临皋亭搬回定惠院,这一次又从定惠院搬去周湛的大院去,已经是第三次搬家啦。

苏允笑道:“叔父要怪就怪你侄儿太能折腾啦,若是没有侄儿,叔父一直住定惠院,说不定现在都出家了呢。”

苏轼闻言笑骂道:“我不就是感慨一句而已,你这话里倒是带着刺了,没见过你这么当晚辈的,到了大院之后,你先别瞎折腾了,把汉书先抄一遍,好好地将你的性子磨一磨,不然一身刺的,逮谁扎谁。”

祝阿大连连点头,觉得苏员外这话着实说到他心里去了,苏允这小子,可不就是逮谁扎谁么,而且就属自己被扎得很!

苏允不服气,道:“叔父,我们不是说好了么,我不科考的。”

苏轼点头道:“汉书又不考,你着急个什么,抄汉书是有好处的,一来可以练字,二来么汉书字字珠玑,可以练你的文笔,三么,正好磨一磨的猴儿性子,多学些东西,总是有好处的。”

苏允闻言点点头应了下来。

早就听说苏轼抄写汉书几遍,说明这汉书肯定是有其价值所在,多了解一些,对治愈自己的精神内耗大约也有好处。

大院那边早有仆役在等着,见到苏允等人,赶紧敞开大门,请苏轼等人从大门进入。

然后拉着倔驴从后院进入,后院有专门的车辆入口,驴车可以在那里卸车。

苏允站在大门口端详这大院,算不上奢华,但在黄州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好房子。

这院子占地颇广,看得出来平时的维护很是用心。

大门的漆水很是明亮,大约是每年都会刷一遍。

墙壁基本上没有青苔,应该也是常常刷洗的。

里面的青瓦上亦是干干净净,没有积攒泥沙,也没有长草。

院子里青砖铺就,齐齐整整的,亦是刷洗得干干净净。

苏允带着苏轼往里面走,一边走一边看,看到了第五进,苏允满意点头,转头与苏轼笑道:“叔父,这房子让叔母他们来住,可有不恰当的地方?”

苏轼知道苏允这是在表功,笑骂道:“也好在你这猴儿还能折腾,记你一功罢!”

苏允嘻嘻一笑,随后道:“我和阿回、阿大阿三他们住二进院,到时候叔母他们到了,就直接住主院,叔父,我先去安排一下房间。”

苏轼闻言道:“阿回阿大他们住二进院,你与苏迈他们一起住三进院吧。”

这座大院乃是比较经典的“前堂后寝”式。

第一进院与三进院相同,第二进院是对外使用的厅房和东西厢房。

之后再设一道垂花门,在厅房和这道垂花门之间形成第三进院。

垂花门之后为正房和厢房所在的第四进院,是主院。

后面还有后罩房,就构成了第五进院。

苏允他们都是男性,住在二进院的确是比较合适,但苏轼让苏允跟苏迈他们住一起,这是告诉苏允:我没有把你当外人,你与苏迈是一样的。

苏允闻言倒是没有反对,笑着点点头便去了。

反正等东坡那边雪堂建起来,他可能就比较少在这边过夜了,所以倒是不怕有什么不方便的。

苏轼见苏允没有反对,亦是有些高兴。

苏允这侄儿虽然是族侄,但从汴京到黄州,前前后后都是他在操心,苏轼心里很清楚,若不是这个族侄,他与儿子苏迈指不定要吃多大的苦头呢。

这族侄处处为他们苏家考虑,若是他不知道苏允的好,那也太无情无义了。

苏允说是去前面安排住宿,实际上是找到了仆役来问话。

“这里面有多少个仆役?”

“老爷安排了一个做饭的老妈子、一个看门的门子、一个洒扫尘除的仆役,另有一个车夫。”

苏允见这答话的人明显与其他仆役不同,问道:“你呢?”

这仆役道:“苏公子,我是管家,您叫我阿福就好了。”

苏允点点头道:“你们是一直在这里,还是这一次才被安排过来的?”

阿福道:“厨娘、车夫以及小人都是这次安排过来的,门子以及扫地的仆役是一直都在这里守着的。”

苏允点头道:“行,明白了,也就是说你们三人原本就有岗位在做,这一次被调拨到这里来。

这样吧,我这里不需要这么多人,你们三人回原来的岗位去,你无须担心,我会跟周员外说好的。

至于门子以及清扫卫生的两个,还是继续留在这边。”

阿福诧异道:“苏公子不需要人么,这么大的院子,还是需要有人打理的。”

苏允笑道:“放心吧,我家也有仆役,只是现在还没有来而已,再过段时间就跟着叔母他们一起过来,到时候人太多,就怕难以住下了。”

阿福闻言点头道:“原来如此,那我就带着他们回去了,若是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