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本经春秋(1 / 2)

第137章 本经春秋

其实太学早些天就放假了,只是苏允读书读得入迷,便没有回去小院。

好在太学虽然放假,但宿舍还是让学生住的。

这个时代交通困难,偏远州县来的学生并不回家,有些地方的学生来回一趟估计都得花上一两个月。

时间是一个考虑的问题,另一个路上花销也大,还有一个安全问题。

既然让学生住,食堂自然还是开放的,苏允倒是不虞被饿死。

不过就算食堂关闭,也饿不着他,阿回几日就要来一次,既是来跟他对帐,又是来看看他有没有照顾好自己。

不过最近些时间苏允已经不跟他对帐了,因为忙着看书呢,但阿回依然还是走得很是勤快。

苏允自然不会去章家再洗漱,那样也太不礼貌了。

苏允让章择先行回去,他自己在太学里先行洗漱一番。

原本太学是供应热水的,但这会儿还不到时间,苏允到食堂厨房那边要了些热水,洗漱完后出了太学,但并没有直接转去章府,而是往街市而去。

苏允逛了一圈街市,手上多了几包东西,随后才往章府而去。

礼多人不怪嘛。

虽然从黄州一路来汴京,大家都很熟,但再熟也要讲礼数嘛。

后世子女出门在外,回家的时候也要给父母带点伴手礼。

其实东西也并不复杂,给章若买点胭脂水粉,给章惇买点好点的笔墨纸砚,给章择几个大的送点玉佩之类的,至于章援就简单了,给送了一本全本的三国演义,这是周湛从黄州寄过来的。

章家上下自然都在,大家好久没有聚,在桌子上言笑晏晏,就是章若看起来有些幽怨,却是不知道怎麽了。

吃完了饭,章惇依然叫上苏允去了书房。

「你在太学的事情章择都跟我说了,你做得很好。」

章惇一坐下来就夸道。

苏允笑道:「叔父是夸我读书还是跟王珪孙子冲突之事?」

章惇笑道:「都好。」

苏允笑了起来,这就是章惇,这真是个不怕事的主。

章惇摆摆手道:「那些人都是庸人俗人,你别跟他们搅和在一起,不是怕了他们,实在是浪费时间。」

苏允点点头,他也是这麽想的,随后有些玩笑问道:「若是他们非要来寻我的麻烦麽?」

章惇呵呵一声笑道:「那就别客气,有事情我给你兜着。」

苏允笑着点头,章惇的确是不是一般人。

章惇问道:「最近读了什麽书?」

苏允道:「读了《诗经》丶《尚书》丶《周易》丶《春秋》丶《礼记》。」

章惇点头道:「都读完了麽?」

苏允点头道:「只读了个大义,五经注疏也是粗粗过了一遍而已。」

章惇点头笑道:「你之前都没有学过,两个月时间,能够粗略过上一遍,也算是了不得了,不过接下来亦是要下苦功夫的,是了,本经你选好了麽?」

苏允摇摇头。

章惇点头道:「就选你自己喜欢的,别听他人说什麽难易什麽的,选本经就是选择自己的行事准则,须得符合你的本心才是。」

苏允点点头,这个说法跟后世选专业有些类似了,就得选自己喜欢的。

不过这个本经实际上比后世选专业还要重要一些,这会儿的读书人,选取本经后,可能是真会以之为行事准则的。

就如苏辙,他治孟子为本经,其一生都在坚持以民贵君轻的准则在做事。

苏允倒是好奇章惇的本经是什麽,道:「叔父,你所治何经?」

章惇笑了笑,道:「你猜?」

苏允想了想道:「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叔父善治事,想来以尚书或者春秋为本经?」

其实这些从五经各自记载的内容之中可以得出各自用途。

诗经记载的是诗歌,包括民间诗歌以及贵族诗歌,所以想要文辞好,就读诗经。

而礼记里面都是讲春秋丶战国时期的礼仪制度,所以想要克制自己,就读礼记。

尚书里记述商丶周两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重要战争丶阶级关系丶政治制度和政策等,其实真读进去了,对于处理政事也有帮助。

周易原本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后来由于其中的哲理丰富而深邃,成为一本阴阳辩证法哲学书。

而春秋其实是一本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摄政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包括242年的春秋史。之所以苏允猜测章惇习春秋与尚书,是因为只有这两经才是真正能够学习治事,其馀三本,各有用途,但对治事来说收效甚微。

但在苏允看来,春秋又要更胜一筹,尚书讲述的是商丶周的事情,年代过于久远,很多东西亦有所变化。

而春秋讲的是春秋史,从政治制度以及政治的复杂程度上来说,春秋要更胜一筹。

所以要治事,研究春秋才是最好的。

果然,章惇点头道:「我所治本经便是春秋。」

真相大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