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周凯之讲的这个故事很吸引人,但我实在听不出来,这个石头和古猿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听周凯之接着讲下去:“这么硬的石头,并且上面又没有孔,里面竟然有东西在动,而且很可能是个活物,这就更怪了。
我们俩仔细听了一会,发现那东西不但在动,而且好发出低低的叫声,虽然那是阳光明媚的白天,但当时我们俩却感到一种深深的恐惧,我甚至忽然觉得,那块石头是不是妖怪?虽然我自己也觉得这种想法很荒谬,但除此之外,我完全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就这样,我们在那个石头旁边,一直观察到傍晚时分,而那块巨石里面的动静,时有时无,时大时小,一直到了太阳几乎落山的时候,才彻底没了动静。
因为天寒地冻,晚上的住宿成了问题,幸好老猎人对那一带很熟,他知道一处绝佳的住宿地点——在那附近有个温泉,而温泉的旁边,有个山洞,无论外面多么天寒地冻,那个山洞中里总是温暖如春,于是,那里就成了我们夜间最好的住处。
老猎人把几张处理过的兽皮,铺在洞内的石头上,既保温又防潮,再盖上一条薄薄的毯子,就一点也不觉得寒冷了,一夜舒舒服服睡到了天亮。第二天一早,稍微吃点东西,我们就又到那块石头旁边继续观察了。
而石头里发生的情况,和前天的一样,随着太阳的升高,里面渐渐地出现了动静,到中午时分,动静达到最大,然后慢慢变小,而等太阳落下去后,那种动静又完全消失了。
我们一连观察了两天,而两天的情况都完全一样。
我回去后,把这次观察到的那块巨石的情况,写了详细的报告,然后请了最顶级的相关专家,对这种现象做了分析,但让我失
望的是,这些专家的意见并不统一,而且他们也从没遇到过这种怪事,只是对这种怪异的现象,做了种种脱离实际的推测。
比如,有的专家说,那种石头的里的响声,可能是因为石头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热胀冷缩造成的。
还有的说,是石头表面受热不均匀,石头表面张力的变化而形成。甚至有的专家说,可能是这种石头对光照很敏感,因为太阳光照的变化,才发生那种现象。
反正这些理论乍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可是细细一想,又觉得都似是而非,经不起仔细推敲,比如,既然说这是外界温度变化造成的,难道除了冬季外,其他季节都没温度变化吗?在其他的季节里,石头里怎么就没动静了呢?
还有,如果是这种石头对于光照变化敏感的话,那么其他的季节,不一样有光照变化吗?总而言之,按照他们的逻辑和思路,仔细想想,觉得漏洞百出。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亲身观察着来说,就更不能让我们感到信服了。
让我没想到的是,破解这个谜团的竟然不是这些专家们,而是那个老猎人。
因为对那块巨石太好奇了,所以在第二年的初春时节,我就再次去了那里,当我找到老猎人时,他忽然告诉一个令人惊愕无比的猜想——那个巨石应该是一个蛋!
一开始听老猎人这么说时,我还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可是接下来,我才知道他是认真的。
老猎人告诉我,他之所以有这种猜想,是因为他知道在那一带的大山里,有种奇怪的动物,产的蛋和石头很像,外壳的硬度也和石头差不多,那种蛋会在阳光的照射下孵化,而且蛋壳会慢慢变软、碎裂,直到幼崽能够轻松的破壳而出。
因此,老猎人通过那种蛋,而联想到
了那块石头,当然,他这种联想更多是直觉上的,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多差异的,比如,那个动物下的蛋,只有拳头大小,而那块巨石却有一间屋子那么大。
老猎人的这种猜测,这在别人听起来也许很荒谬,但对于我们这种古生物学家来说,却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我知道他说的那种动物,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蝾螈。蝾螈是恐龙时代就已经存在的一种远古生物,并且蝾螈的种类有很多,体型大小也有相当大的差异。
而老猎人说的那种蝾螈,被称为’石蛋蝾螈’,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这种蝾螈的蛋极其坚硬,像石头一样,这种蝾螈早在几十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没想到在那里居然还有。
难道那块巨石,真的就是一个蛋?一种巨型动物下的蛋。
其实,在恐龙的时代,那时的动物体型都非常巨大,动辄身长可达几十米长,和那些庞然大物相比,现在的大象之类的,就显得小巧玲珑了;总体而言,动物进化的趋势,好像是越来越小型化了。
比如,现在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动物,应该就是大象了。既然那个大山里还有‘石蛋蝾螈’存在,那么会不会有一种体型超大的动物依然存在呢?而那个巨石,难道就是那种体型超大的动物所下的蛋呢?
这种推测确实够大胆的,但除此之外,我却想不出更合理的答案了,可如果真的是蛋,并且里面还有动静,那是不是有孵化的时候呢?孵化出来的,又究竟是什么动物呢?光是这些问题,对我们搞古生物的来说,就足以令人无比振奋了。
而我们俩能做的,就是对那个蛋进行持续不断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