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心疼马甲线 三单元一拐弯(2 / 3)

励了她一下。

“你中午吃了吗?我去给你热饭。”

秦青将发梢挽到耳后,说道。

是陈述句,不是问句。

张经兴心哀莫大于心死。

多年的积蓄被儿子拿走,自己因此患病中风失去了工作能力。

以后的日子不知如何是好。

康素萍也忧心忡忡。

一方面,不为人知的事情必须要搁置,不能再有任何动静。

也就没了切实可控的经济来源。

另一方面,家庭的打击已然如此,张家出了这档子事儿,不想站在风头浪尖也不可能。

聚光灯下显然更加危险。

生活品质自然肉眼可见的归于现实。

苦日子,康素萍不是不能过,但如果让她一直这么煎熬,她也受不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张家老两口从昨天开始,便有意识的准备消减生活开支。

午饭很潦草。

秦青多吃半个窝头都被康素萍赠了一枚慷慨的白眼。

秦青自己能忍。

不想让自己吃,自己就忍着不吃。

但绝不会省在唐根生身上。

那是自家男人。

有好的就不提供差的。

秦青遇着唐根生,公公爹的喜好也好,恶婆婆的计较也罢,统统抛之脑后。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不用,我吃过了。你呢?中午吃的什么?”

“蒸的二合面窝头,还有咸菜。”

有一份炖白菜,那是公公爹的病号餐。

唐根生微微皱眉。

“怎么这么节省?”

住院费是自己掏的,最后出院自己没去,没花完的钱退回,也肯定被继母康素萍拿了。

这么艰苦,做给谁看呢?

唐根生并不知道家里没钱。

张康来拿走张经兴半辈子积蓄这档子事儿,康素萍怎么会跟别人说?

便是秦青亲眼目睹了公爹张经兴摔倒。

也只是猜测丢钱。

而不是丢了所有的钱。

正常人谁会想得到呢。

“我帮你找了个帮宾馆洗床单被罩的工作,以后去蓑衣胡同那边上工……”

唐根生摸了摸秦青的脸颊。

中午饭吃这么差,哪有营养可言。

怪心疼的。

马甲线可千万别饿没喽。

……

高德军一早就去了菜市场。

蔬菜肯定是不用想。

但早一波的新鲜猪肉,运气好能买到三指膘的大肉片子。

想到昨个儿瞧见师父干瘦干瘦的身板儿,高德军就很心疼。

倒不是师父缺衣少食。

他级别比高德军要高的多,福利待遇也好。

只是师父自己主动背起的责任太多,再多的钱也顾不过来那么多战友留下的家庭。

心里念叨着,高德军又顺路买了两份熟食。

路过一个军人服务社,又自掏腰包买了两瓶酒,打了三两油。

没凑够票,不然就打半斤了。

公安部门也都是军人转业,搞物资配额的渠道,还是有一些的。

老京城东单附近的俗谚有三坑四庙南衣袍之说。

高德军师父郑成发家,便住在三坑中的象鼻子中坑春雨小学隔壁,接近南边胡同口。

春雨小学原来是清朝正白旗官家学堂,已经有百年历史了。

高德军来到小院门口。

锁车,拎兜,进了院子。

“师父,您在家呢?”

高德军意外看到了正挽着袖子在大盆里就着搓衣板忙活的师父。

昨个儿才发现阎大成的尸体,案子怎么也不可能当晚就告破吧?

案子在手,以师父的脾性和工作性质,停休、连轴转才正常。

别说就一晚上,真忙起来,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不着家也是常态。

往常有案子的时候,师父他们都是住集体宿舍。

难得回来一次。

“回来换身衣裳,晚上还得继续拐弯。”

郑成发头也不抬,一边洗外罩衣,一边回应。

所谓‘拐弯’,是公安机关排班的行内话。

指的是晚上10点到半夜。

这年头的公安机关工作时间其实很固定。

排的都是四个班‘连轴转’。

所谓四个班,便是‘三个单元一拐弯’。

上午、下午各一个单元,晚饭后到10点一个单元,10点后继续工作,拐弯,是指要熬夜。

从今天到明天凌晨,称作‘拐弯’。

高德军觉得,师父昨个儿让自己过来看的,不一定便是师娘。

或许他这趟回来,也是专程等自己呢。

莫名有点期待了呢。

高德军可是知道师父能力的。

兴许这案子就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在其中。

师父不方便跟太多人讲,所以秘密把自己叫回来……

嗯,高德军是一个很容易多想、细想的脑补达人。

在脑补钻牛角尖这一趴,他无敌了。

高德军把东西拿进屋交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