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此生宿命无遗憾,远眺弟子踏归路(1 / 2)

暮客紫明 容乃公 926 字 1个月前

杨暮客在殿中与季通研究七星天罡变不分昼夜,二人像是得了新玩具的少年郎,废寝忘食。直到季通饿得躺地便睡,杨暮客才发觉已经过去了两日。但就这短短的两日,那少年天才终于找出了一个教会他方法。

季通因为看不见炁脉变化,自然也无法掌握步伐时机,于是杨暮客想了一个笨法子。他给炁脉粗细变化编排了一个时间表,只有在白天的时候,根据太阳方位才能判断迈步的时机。季通人虽蠢笨,但是这种死记硬背的法子还是能记下来。虽说这步伐只能白天使用,但他也获益良多。

其实这种步伐在凡间一直都有流传,俗道中人学习的轻身功夫也大多源于此法,但季通不能得知。

在季通修习七星天罡变的时候,杨暮客还细细体会了七十二变的三大术法之基。

其首为《易术阴阳变》,主讲易经阴阳分化之理,共千零八十种术数变化。其次为《河图洛书变》,此变化是以易术为基准,进而用九宫八卦活用那千零八十术数之法。再次为《奇门阵道变》,此变化以天支地干为阵,大衍九宫八卦之理,实用于卜卦,军阵,符法,斋醮科仪。

杨暮客此时才觉得以前读易经真的是都白读了,原来此书之中蕴含如此奥妙。简直就是玄之又玄,及天地之众妙。用唯物主义的角度去看,这完完全全就是另外一种世界观,它以二进制描绘了世界的对立统一。将种种信息用集合概率法计算了世界的运行规律。学习这玩意以后自己不就是一个人型计算机了么?

那河图洛书由简至繁,将易经的信息进行更细致的分化总结,看似笼统,但其实包罗万象,虽然套用到一切事物发展之上有些牵强,但是可以给出一个相对标准来进行比对。这让杨暮客的眼光不再单调以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科学发展观往往重视微观细节,而河图洛书的数学架构更宏观。这让他仿佛有了一个虚假的神之视角。与其说这是术数,不如说这是哲学。

至于奇门之法,那就更让人头大。遁去其一与易经一脉相承。天地之数五十五脱其五,衍四九,遁去其一。说明了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随机性,这是世界不断发展的前提。更说明了天道不只是横加于一切事物的枷锁。而奇门遁甲正是以模仿天道的模式,将甲乙丙丁的“甲”掩藏起来,以探求天道对于事物发展的规律。

根据易经的千零八十种信息,然后以河图洛书为架构,奇门遁甲为算法。杨暮客看到了一个庞大的天道数据模型,而这个模型对于他来说,真的太难了。人不是计算机,主观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对于模型的看法。所以那模型好像一群蚂蚁,不停地爬来爬去。

寅时早课,杨暮客草草收拾了一下禅房,把他动过的东西都放回原位。然后来到了大殿之中坐禅修习。

他用归元见到他的第一句话的信息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乾下坎上,需卦。此卦有些像是乌云的样子,天在下面,水在上面。

杨暮客想到了自己在黑雾中见到了光,所以意识苏醒。有光,乌云自然而消散。

季通在追捕十六杀的时候,遇到阴天的天气,自然会影响心情休息。他会担心有雨之类事情多费神思,所以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当季通到达了塞外边城,水汽消散。也就是乌云不见了,自然一切顺利。但是他到达了绿洲之后,水汽重新出现。水泽说明了需卦中有寇至的可能。也就是季通与十六杀相遇的机会。

想到此处杨暮客不禁拍手叫好,真是奇了。按照易经这么一说,还真是一切都有天机。但是那遁去的一呢?杨暮客紧锁眉头,他弄不懂这一切都符合了需卦的卦象,但是却不见其中影响变化的因素。他摇了摇头,放弃了继续思索的想法。他明白这些东西没有老师教授自己是不可能弄明白的。

就在这时归元出现在了他身边,看着低头沉思的杨暮客。“想什么呢?”

“需卦。”杨暮客老实地回答道。

“何处不解?”归元笑了笑。

“遁去的一找不到。”

归元两指并在一起,点中杨暮客的额头,“抬头。”

杨暮客看着归元一身道袍精神焕发,脑海中一片空白。

归元双指从杨暮客的额头上离开,朝着虚空一点,“此处为车利国的一处村庄,你能看到田地,看到山村,看到流水。却看不到什么?”

杨暮客皱着眉头,那细雨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极美。“太阳?”

归元点点头,“然也,太阳于乾。高空之上,此卷无法包含。那为何你知其不见太阳呢?”

“因为阴天细雨。”

“所以图应了需卦否。”

“是。师傅。”

“但是你漏了一件事。”归元再一指,那画卷瞬间变大,将山川密林都显示出来。

杨暮客看到了密林中火光闪闪,有行人走得匆忙。而村外军阵隆隆,大兵压境之象。

“这林中是人,那村外也是人。这遁去的一,你不可见之。是那太阳,也是那人。你用你的眼睛看到的是你眼中的需卦,而我用我的法相看到了我的需卦。遂,此卦分人而异。而你自己看到的需卦,应是你看不到自己。你知其有日,而不见日。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