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看看九儿、圆满和松松它们。
第二天早上,程穗她们来到清潭村时,正好碰到了两辆拖拉机正在往村子里拉砖块和水泥。
秋天是村子里一年中最忙的时节,今年更是如此,除了要忙活地里的农活抢收之外,不少家庭都还要忙着盖新房、造新屋。
要想富先修路。
清潭村年前刚修了石子路,眼瞅着村子的未来一片大好,大把的财富会通过这条路来到村子里,于是村民们便都想着住进更好的新房子里。
盖房子是力气活儿,自然要交给村里的汉子们出马,而地里的农活便落在了女人们的身上。
在往孙婆家走的时候,迎面碰到了一群要去地里干活的女人,大伙儿有说有笑的,话题全是家里即将盖好的新房。
“孙婆?孙婆在家吗?”
来到孙婆家时,院子的门正虚掩着,院子里有一股熟悉的味道,闻着像是……
“嗯,嗯。”
听到有人来,住在杂物间的九儿慢悠悠地从里面探出半边脑瓜。
在看到来人是程穗时,它眼神里的警惕这才减少大半,哼了两声后,便又回到房间里面的草垛上继续躺着。
九儿不是住在山里吗?怎么又搬到孙婆家了?
“程穗来了啊,”住在隔壁的陈爷爷搅着碗里的面条,慢悠悠地对她说道,“孙婆送饭去了,她家新房在南头,你去了就瞧见了。”
程穗:“行。”
往南边走,能看到有好多正在盖的新房。
清潭村近些年都不太可能拆迁,所以拆了旧房换新房便是大家奔向新生活的方式,到时候等电线一通、电器一装,日子过得也不会比城市里头的差。
孙婆家的房子已经盖到了第二层,他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这会正坐在二楼乘着凉风吃饭,一口面条就着一口辣椒,吃得那叫一个痛快。
孙婆平日里日子过得紧巴巴,一块手帕用了好几年都不舍得换,但是她家盖房子的砖用得倒很好,还有墙上贴的白瓷片看着也比旁边那户要贵。
别人家盖两层差不多就够,但是瞧孙婆家外面垒着的上百块砖,估摸着她家是打算盖个三层的小洋楼。
“都说了不吃姜不吃姜,你就非得放。”
还没进院子,就听到孙爷嘀嘀咕咕地在抱怨。
“幺儿爱吃姜,我就切了几根放进去。”孙婆解释道。
话音刚落,楼上的孙家老二就急着给自己辩解:“我可没让放,这两天天热,吃姜多上火啊。”
孙婆也懒得再计较,嗦了一下手里的筷子后,将孙爷的碗拿来,依次将卤子里的姜给挑了出来。
“娘,再给我盛一碗,没吃饱。”孙家老大又敲了敲手里空的碗,催促道。
把姜都挑干净后,孙婆什么都没说,起身又端起那锅面条,一瘸一拐地朝着楼上走了过去。
来回忙活了半天,丈夫和孩子们倒是吃好的,可她那半碗面条才只是吃了两三口而已。
“孙婆?”
从外面进来,程穗热情地同孙婆打招呼道:“好久没见,原来是家里忙着盖新房子啊。”
看到程穗孙婆的眼睛里陡然亮起了些许的光芒,再次放下了刚端起的碗,赶忙拉着她坐下歇歇,“这不年不节的,你咋来了?你们吃饭了不?来来来,坐下吃点卤子面吧?”
“不吃了,今儿动物园没什么事,就想着来看看你。”
孙爷擦了一把嘴,把吃过的碗往竹筐里一放,淡淡地说:“要不你们回老院唠吧,我们还得干活,这一会又是尘又是土啊的,把你们的衣服都给弄脏了。”
当初九儿住在他家,程穗每次来给送钱时,他都是眉开眼笑的,后来没钱拿了,态度也就逐渐冷淡了下来,顶多就是挤出一个不冷不热的微笑。
程穗也习惯了,反正平常不与他接触,他的态度再冷淡也与自己无关。
帮孙婆拎着锅和竹筐回到老院,路上,孙婆的脸上一直挂着浅淡的微笑。好久没有人来看望她了,看得出来,她是真的很高兴。
逢人打招呼时,她会热情地跟他们介绍程穗是动物园的员工,仿佛能和程穗做朋友是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把婶子们向孙婆介绍了一番后,程穗又问道:“你的腿是怎么了?看着伤得不轻啊。”
“不碍事,”孙婆下意识想遮一下脚腕的淤青,“就是前几天往楼上搬砖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
家里要盖新房子是好事,苦了几十年就等着能住进新房里享享福。
为了家里的新房能盖起来,孙婆比谁都要操心,一切都要用最好的,结果在盖房的时候一个没注意,硬是从台阶上滚了下来。
孙家那父子三人,第一时间没想着孙婆伤得有多重,只惦记着碎了的那二十来块砖,还有少了一个人帮忙,于是成天拿这件事念叨着她,说她一点活儿都干不得,只知道在家里享清福。
孙婆哪里听得了这样的话,于是便把平日里用九儿毛发做的毛毡拿去城里卖,卖来的钱就交给他们去买砖、买水泥,向他们证明自己对这个家还有价值。
“那咋把九儿接到家里来了?”看一眼在屋里睡觉的九儿,张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