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真记得,上一世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农村妇女会利用农闲时间,绣网扣。县里绣花厂派工作人员到村里派活。有图纸,大家照着图纸绣上花,有纯白色的,也有五颜六色的。
虽然很费时间,工资也很低廉,但是没有农活的季节,闲着也是闲着,少挣点钱也可以补贴家用。所以大部分农村妇女都会做。
胡英子也做过,偶尔徐慧真有空,也帮她做点简单的边边角角。如果做的不好,或者弄脏了还得挨揍。
当时她就不明白,绣这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干什么?绣花厂的技术员说是出口赚外汇的,好多外国人喜欢,卖到国外价格还挺贵的。
想到这里,一个设想在她的脑海里形成了。她可以在这个时空里推广十字绣,十字绣比网扣绣更高端,更有技术含量。现在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里,剩余劳动力很多,尤其是家庭妇女,好多都没有工作。绣十字绣也不需要多少体力,六七十岁老太太都能干。
现在不允许私人办工厂,可以开一个街道小工厂。操作好了,可以出口外国,给国家创造外汇。她知道未来几年的华国会很艰难,苏国单方面解除了援建协议,撤走了所有援建专家,并带走了图纸。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还要尽快偿还欠款。
十字绣虽然是个小项目,收益也微不足道,但是积少成多啊,如果操作好了,得到政府的支持,说不定也可以做大。最主要的是投资少,风险小。这样的好项目,估计街道办的主任也不傻,现成的业绩没有向外推的道理。
她想到了自己空间的墙上有两幅十字绣,一幅是家和万事兴,一幅是富贵花开。(您要问为什么空间里会有十字绣,那就是作者需要有,所以就有。)
说干就干!她进了卧室,从空间里把这两幅十字绣拿出来。招呼韩清秋:“韩姨,您过来看看这两幅绣品。”
韩清秋走过来,仔细看了看,说:“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瞧。太粗糙了。不过这是什么绣法?我从来没见过。”
徐慧真:“这叫十字绣,虽然没有苏绣细腻,但是苏绣太高端了,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消费起的。而十字绣,简单易上手,成本低。稍微培训一下就能绣,最关键的是老百姓能买的起。”
韩清秋纳闷:“慧真,你的意思是?”
徐慧真:“我有个想法,说出来你帮我参考一下。”然后就把自己的打算,掰开了揉碎了,解释了一遍。
韩清秋对这个想法很赞成,她问:“需要我做什么?”
徐慧真:“需要你设计图样,你们会苏绣的人,肯定都会画画。而且你有基础,绣十字绣那就是一点就通。我们俩个联手合作,可以先办个街道小工厂,如果顺利的话,再发展壮大,甚至能在全城,甚至全国推广。”
为了调动韩清秋的积极性,徐慧真给她画了个大饼,“韩姨,你的资本家成分在未来的几年里,会很麻烦。如果咱们把十字绣搞出来,我就说这两幅绣品是你家收藏的,用这个功劳,让居委会主任把你的成分改一改,也不是没有可能。”
韩清秋一脸的希冀:“慧真,你说的是真的吗?能行吗?”
徐慧真:“比珍珠还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试一试怎么能知道行不行?”
两个人一拍即合。徐慧真拿起一幅十字绣,在右下角,拆了一小块。一边拆,一边讲解十字绣的绣法。韩清秋也是一点就透。她说:“绣起来很简单。就是这个绣布比较特殊,不知道去哪里能买到。”
徐慧真:“绣布将来建厂以后,咱们可以要求纺织厂给咱们定做。但是现在我们要先找类似的布,绣几件成品出来,这样向街道办汇报时,才比较直观,有说服力。争取得到上级支持。”
韩清秋:“慧真,你想的很周全。这样吧,这几天咱们就分头行动,我不上班,有的是时间,我负责去找材料。先从简单的图样开始练习,循序渐进,等绣出来满意的成品,再上报我们的计划。”
徐慧真拍手叫好:“嗯,我去找木匠做几个绣架子。你我就是绣品厂的发起人,胡英子,徐建梅就是第一批学徒。”
徐慧真拿出100元钱递给韩清秋,说:“这钱你先拿着,用来买绣布和绣线等用品。”
韩清秋:“这点钱我还拿的出,不用你费心。”
徐慧真:“那也行,花多少钱都记账,将来挣了钱可以报销。”
第二天,韩清秋就采购十字绣所用的材料去了。十字绣用的线和她以前用的绣线不一样,苏绣用的线很细,十字绣用的线粗一点,很快她就买到了满意的线,虽然颜色不太多,但是目前学习阶段,也勉强够用。
只是绣布有点麻烦,韩清秋先去了王府井百货,没有买到,又去了一些小一点的布店,都没有她需要的布。
逛了一上午,人累的够呛,中午回家休息了一下,下午,她去了纺织厂给仓库的保管员塞了五毛钱,保管员看在钱的面子上,领着她进了残次品仓库。
这个仓库里堆的都是不合格的次品,在仓库的角落里,她看到了一堆布,拍掉了上面的灰尘,韩清秋觉着这种布可以凑合着用,虽然不能跟徐慧真家里的绣布比,但是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