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1 / 2)

题在石墙上的字,并没有引起秦王子楚的关注,却勾得赵政停下脚步,细细赏玩了许久,还追问这字是谁写的。

于是吕不韦将李斯介绍给公子政。

赵政安排李斯担任宫廷郎卫,跟蒙恬、王贲、李信等人一起,就负责守卫他居住的宫殿。

子楚继位的第三年,派蒙骜领兵攻打魏国,占领了高都等地。又让蒙骜继续攻打赵国,一共夺取了三十七座城邑。

先前,秦国灭东周国,就已经震惊了天下诸侯。现在,秦军又将韩、赵、魏挨个儿揍了一遍,终于犯了众怒。

由魏国的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牵头,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国伐秦。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每次出场,都能秀出不一样的优雅——据说在魏国的都城大梁,有一个大隐隐于市的隐士,名叫侯嬴,他担任夷门监,就是看城门的小吏。

这个侯嬴家里穷的叮当响,却一向洁身自好、安贫乐道,不肯接受任何人的财物资助。

魏王的弟弟、信陵君魏无忌久仰侯嬴的大名,亲自驾车,去请侯嬴赴宴,礼仪十分庄重。

侯嬴整理了一下破旧但整洁的衣裳,径直登上马车,坐在信陵君特意让出的尊贵座位上(当时乘坐马车,以左侧为尊位),丝毫没有谦让的意思,借此观察信陵君的态度。信陵君的姿态越发恭敬,把马车赶得又快又稳。侯嬴又故意让他把马车停在集市中,和屠夫朋友朱亥聊天,让信陵君在一边等候,引来一群百姓围观。信陵君依然面色温和愉悦,没有半点不乐意。

这份十足的诚意,终于打动了侯嬴。

也有人认为,这是隐士侯嬴“出山”,献给信陵君的第一策——礼贤下士。并且让天下人都知道信陵君仁爱宽厚、礼贤下士。

话说赵国的都城邯郸被秦军围困,城破只在旦夕之间。赵王派出使者平原君,四处求援。

秦王威胁其他诸侯国——谁敢出兵救赵,等灭了赵国,就去打他。

于是各国诸侯都不敢当出头鸟。魏国和赵国相邻,所谓“唇亡齿寒”,如果赵国灭亡,下一个就是魏国。关键时刻,魏国的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置生死于度外,救援赵国。

还有一种说法:信陵君的姐姐嫁给了赵国的平原君,是平原君赵胜的正室夫人。平原君给信陵君写信:“我以为你有救人急难的高义,邯郸这般危急,魏国的救兵不来,你却无动于衷。纵然你轻易地放弃我,难道你也不怜惜你姐姐吗?”信陵君屡次请求魏王发兵救赵,魏王都不答应。万般无奈之下,信陵君采纳了门客侯嬴的建议——窃符救赵。

总之,侯嬴献策:借魏王的宠妃、如姬之手盗窃兵符,让信陵君夺取兵权。

信陵君照办。他光有兵符,没有其他相应的手续。魏国的主帅晋鄙验过兵符,是真的,但事情不合常理,晋鄙并没有接到魏王的命令,心存疑虑,不肯轻易地交接兵权。

此事,早在侯嬴的意料之中,他提前举荐了一位朋友——屠夫朱亥,让朱亥跟随在信陵君的身侧,以防万一。

朱亥此人,是个另类。信陵君多次携带厚礼探望他,朱亥只收礼,却从不答谢,大家都觉得朱亥有点过分。

朱亥说:“我不过是集市上挥刀杀牲的屠夫,公子竟多次探望我,帮扶我。我之所以不答谢公子,是因为我觉得那些小礼小节没什么用处。现如今,公子有了急难,这就是我为您杀身效命的时候了。”

彼时,魏国边境,中军大帐。主帅晋鄙审视着信陵君,疑惑地问:“我统率十万大军,驻扎在此地,这是关系到魏国国运的重大责任、今天,公子只身一人前来取代我,这是怎么回事啊?”

就是那个另类的屠夫朱亥,在晋鄙将要拒绝交出兵权的这一刻,猛然挥动铜锤,一锤子砸死了晋鄙,并协助信陵君,震慑住其他将领,夺得兵权。(传说江湖上从此开始流行锤子类的兵器,后来张良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他招揽的大力士也用锤子。)

魏无忌接管了晋鄙的军队,对将士说:“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家;兄弟同在军中的,长兄回家;没有兄弟的独生子,回家去奉养双亲。”经过一番整顿和选拔,得到精兵八万人,开赴前线。

最终跟楚国的援军一起击败了秦军,拯救了赵国。

赵王和平原君赵胜亲自到郊界去迎接信陵君。平原君替信陵君背着盛满箭支的囊袋,走在前边引路。一路上,赵王多次拜谢信陵君,还说:“自古以来的贤人,没有一个赶得上公子的。”

当初,侯嬴跟魏无忌诀别的时候,曾说:“我本来应该随公子一起去,然而年迈(侯嬴这时候已经超过七十岁),力不从心。公子行至晋鄙军中的那一天,我会面向北方(信陵君所在的方向)自刎,以报答公子的知遇之恩。”

兵符被偷,魏王暴怒。侯嬴果然依照承诺,面朝北边,刎颈而死,替信陵君承担了窃符之罪,保全了他的家小。

魏王余怒未消,剥夺信陵君的封号和食邑。过了一段时间,又将信陵还给他,食邑照旧。偷窃兵符是重罪,信陵君害怕魏王追究,一直不敢回国,长年客居在赵国。赵王也给他封了一块地当食邑,规格还要超过平原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