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小鬼子的生化实验室(3 / 4)

口如瓶的!”

李平安再三感谢,带着秦淮茹回城。

沈七回去以后就告诫家里人不要再提卖给李平安白玉米的事情。

沈家人果然守口如瓶。

沈七老爷子一直活到七十多岁才去世。

他死以后。

这段往事就淹没在历史的浩瀚烟海当中。

建国后的第四年。

这一年的诺贝尔生理或者医学奖授予了米国科学家瓦克斯曼,表彰他在四十年代发现了链霉素。

若干年后。

华夏量产青霉素的艰辛历程被披露出去。

医学界惊讶的发现。

原来很早以前华夏就解决了必须用黄玉米浆制备产黄青霉菌培养基的问题。

白玉米浆代替黄玉米浆制备培养基,彻底的将青霉素价格打了下来。

遥远的东方,一个名不经传的医生解决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本来他也是有资格角逐当年的诺贝尔生理或者医学奖的,但却选择了无名和平淡。

假期还有几天。

李平安带着秦淮茹逛了什刹海和北海公园。

玩累了秦淮茹就在家收拾屋子。

他发现那间杂物房里居然有老鼠,就想着找到老鼠洞洞口将它堵住。

找来找去,发现有一只老鼠跑到柜子后面就没影儿了。

显然。

老鼠洞可能在柜子后面。

柜子有点儿陈旧。

估摸着有一二十年了。

她和徐氏收拾房子的时候图省事儿就没有多管,没有想道柜子后面居然有老鼠洞。

李平安过来和秦淮茹一起挪柜子。

柜子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倒也不用太特意小心。

等将柜子挪开以后两人傻眼了。

柜子底下并不是青砖地面,而是一个木板儿。

木板儿平铺在地面上,只是高出一点儿而已,被柜子压着,如果不是仔细看根本就看不出来。

墙根儿那边有老鼠洞。

木板儿上也有。

将木板儿掀开,露出一个大洞,洞口下面是一排楼梯。

“居然是地下室!”李平安说道:“我下去看看!”

“有没有危险啊?”秦淮茹问道。

“木板儿上有老鼠洞,应该一直在和地面交换空气,没事儿!”李平安说道。

“李大哥,你等等,我去拿蜡烛,咱们一起下去!”秦淮茹说道。

李平安点点头。

蜡烛拿了过来。

点燃。

李平安接了走在前面。

秦淮茹紧跟在后面。

等进入地下室。

借着蜡烛的光芒,李平安看清楚了下面的一切。

这居然是一个实验室!

试验台上摆放着离心机、试管等设备。

墙上还有一些已经老化的电线通往地下室上面的入口处,还有电灯。

电线在入口处被截断,应该是为了隐藏地下室的存在。

看来。

以前这个地下室是可以通电的。

试验台上的仪器没有什么特别的。

李平安仔细看了看,都是常用的东西。

不过。

离心机和显微镜上的铭文却像是日文,应该是小鬼子那边的东西。

“李大哥,你过来看看!”秦淮茹高声喊了一句:“这里有一个笔记本!”

李平安急忙走了过去。

地下室里居然还有书桌。

书桌底下有一个牛皮纸面的笔记本,捡起来打开以后发现里面差不多全部都写满了,不过是日文,他看不懂。

桌面上还有一些草稿纸。

同样都是日文。

偶尔也会看到一些化学反应方程,不过和后世的不太一样,李平安依旧是看不太明白。

“这,这里是什么地方啊!”秦淮茹小声问道。

“初步确定这里应该是当年鬼子留下来的一个生化实验室!”李平安拿着蜡烛在诺大的实验室里转了一圈说道:“看样子还不小,咱们的小院儿下面都是地下室,照这么看来以前使用时的规模应该不小,后来鬼子投降后就被遗弃,米国人继续接收这家医院的时候可能也没有发现这个地下室!”

抗战的时候道济医院落到了鬼子手里,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鬼子控制着。

没有想到当年小鬼子还在医院搞出了这么大的工程。

除了实验台、书桌,在小院儿大门口对应的地方还有一个书架。

书架上还散落着好几本书。

李平安走过去翻了翻,发现书籍居然是由三种语言写成的。

有英文。

有日文。

还有一种应该是德文。

李平安不认识日文和德文,抽出一本英文书籍看了看,应该是有关细菌、抗生素、血清方面的简单描述。

书架最上面一层居然放着两个大花瓶,半人高。

将视线收回来。

李平安说道:“淮茹,咱们先上去,我去找钱明,让他找人将这里的东西弄走,研究研究究竟是一些什么东西!”

秦淮茹点点头答应。

两人从地下室出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