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这小子运气真好!(2 / 4)

苏国红十字医院帮忙做了药敏实验,再加上安德烈也将这种药物上报给国内,苏国人终于注意到了萘啶酸。

他们要求共享这种药物的制造方法。

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苏国很少爆发血吸虫病,不过,作为一种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显著的抗生素,他们是很希望得到这种药物的。

一五计划以来,两国关系越来越好,卫生部接到苏国的要求后无偿的将这种药物的生产方法交给了苏方。

也不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得到,至少李平安是得到了好处。

没多久。

安德烈就告诉李平安一个好消息,说是苏国卫生部门愿意给李平安提供一笔津贴以表彰他在药品研发方面的贡献。

每月一百零五万。

据说这个津贴已经超过了八级工工资,援华的苏国最低级工程师就是这个工资标准。

津贴这个补助形式以前并不少见。

解方前各国教会在华夏建立了不少医院,后世很多著名的医院开始都是教会医院。

比如协和医院、湘雅医院、同济医院等。

在这些教会医院里很多出色的华夏医生除了工资以外还能拿到一些国外红十字会等机构提供的津贴。

冉倩在协和医院工作的时候也拿到过津贴。

郭嘉成立以后这些教会医院相继收归国有,没有哪个医生再拿国外的津贴了。

苏国红十字医院可能有些医生通过努力拿到过苏国红十字会给的一些津贴,有没有李平安这么多就不知道了。

李平安的津贴是苏国卫生部门给的,代表着他们对其所做贡献的认可。

李平安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秦淮茹的时候他相当的激动,每月一百零五万,这可是一笔大钱呢。

到四合院儿吃饭的时候秦淮茹和徐氏说了这件事情,又说道:“妈,要不将我的工资给你吧,可以用来买菜做饭!”

徐氏确是摇摇头。

很多时候都是李平安到粮店买粮食的。

李林的工资六十多万,再加上秦淮茹的就是一百一十多万,哪里用的着这么多?

秦淮茹怀孕的时候伙食好,偶尔可能李林的工资不够才会使用秦淮茹的工资。

“你自己留着吧!”徐氏说道:“有空了让平安带着你去看看你嫂子,你们工作忙,她生产以后你们还没有去看过她们几次吧!”

秦淮茹答应道:“我知道了......。”

那个时候也不太讲究。

除了李平安表哥家生了一对双胞胎吃了满月酒之外,李平安和秦淮江的孩子都没有办满月酒席。

秦淮茹的产假过完,最近又多雨水天气,还有就是有秦母照顾着陈慧母子,秦淮茹就没有怎么过去。

“妈!”李平安说道:“周末要是天气好的话我和淮茹到惠仁堂去看看,顺便也到表哥家去看看!”

现在买油也要油票。

李平安舅舅担心李家的油不够吃,经常让表兄徐海送一些猪油过来,还有猪肉、杂碎,李家没少得实惠。

徐氏要帮忙带孩子,很少到哥哥家去了。

“行!”徐氏说道:“到时候给你舅舅多带一点儿礼物过去!”

李平安答应。

他能得到苏国卫生部门的津贴,这是一件大好事儿。

趁着刚刚上班大家都在办公室,冉倩很兴奋的宣布了这件事情,还说即便是解方前教会医院林立的时候也很少有人得到另一个郭嘉卫生部门的嘉奖和津贴。

李平安能够得到苏国卫生部门的津贴代表着苏国人对他医术和贡献的认可!

“有什么可夸奖的,不就是瞎猫碰到个死耗子,给吸血病患者用了萘啶酸发现这种药对吸血病有效果吗?”王春燕心中不爽的想到:“他这是运气好,要是我丈夫有他这么好的运气也能得到苏国的津贴,有什么大不了的?”

王春燕和其他同事并不知道萘啶酸的合成方法是李平安实验出来的,他们都认为李平安之所以能获得津贴纯粹是因为他发现萘啶酸对吸血虫有作用。

就像是有人发现了青、链霉素就获得了诺贝尔奖一样,有很大的运气成分,算不得什么本事。

特别是王春燕。

她心里一直期盼着李平安给那两个发病的大城丝绸行伙计用了青霉素和萘啶酸以后那两个人也死掉,这样他就能帮自己丈夫背锅了。

可没有想到李平安救活了那两个伙计,因此还获得了苏国方面的津贴。

每月一百零五万啊!

差不多相当于她三个月的基本工资了。

差点儿没把她气死!

王春燕心里能好受、能服气?

丈夫受了处分,又看着李平安得了津贴还受到冉倩的表扬,王春燕心灰意冷,撺掇着丈夫干脆和公公、婆婆说一说,将夫妻两个调到三院去吧!

到那边以后没准儿就可以将吴泽受处分的事情揭过去,能将被记大过之事不写进档案。

吴泽还真被说动了,特意带着王春燕回家一趟和父母说了这件事情,还说想让他们运作一下,将自己和王春燕调到三院去。

“现在才想调过来?”吴母摇摇头说道:“晚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