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完全没有管理中山国的能力,现在中山国就是朝廷任命的这三国官员来管。如果这三人欺上瞒下,这中山国肯定就一团糟了。薛宣对这三位官员就行巡查,就是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
从魏郡太守的事之后,刘骜自然也担心这些人以权谋私,所以特意交代了薛宣,严格按照规矩,看看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这中山国经商的氛围浓,平时比较容易出现小的经济纠纷,倒是没有发现什么违法乱纪的大事。薛宣实地巡查之时,到中山相的官署,发现他也正在处理两人的纠纷。薛宣见此,也是在旁边,饶有兴趣的听了起来。
原来有一个人带了一匹缣(JIAN)要到集市上卖,路上正巧下起了雨,这人就把缣打开披在身上挡雨。这时从后面跑来一个人,要和披缣的人一块用缣避雨,这人同意了。后来雨停了,要分手的时候,两人都说缣是自己的,就这样争执到官府。
这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处理起来却麻烦。中山相对两人盘问了很久,也没问出结果。
薛宣时间可不多,他突然灵机一动,接着给中山相献了一计。东平相一听,也觉得此计甚妙,连连点头。
中山相按照薛宣的计策,对二人说:“你们为价值几百钱的缣来官府打官司,不值得啊。”然后又让人把缣剪成两半,两人各得一份。
薛宣的计策,就是把这个缣剪断,然后让这两人各自离去,又命人跟着他们,看他们的反应。
缣的原主人肯定就很不乐意,自己好心帮助别人,还让自己倒亏一般的缣。而另外一个人,白得一半缣,自然会挺欣喜。
不一会,派出去的人回报,果然是有一人在哪里发牢骚,感叹官府不公平。而另外一人,则是欣然离去。很明显,这个欣然离去的人,就是那个无耻的人。中山相当即将这人给抓了起来,随便吓唬了一下,他便都招了。当即将他的缣收回,然后还让他赔偿另外一人的损失。
这个中山相见薛宣这么厉害,当下也是十分佩服。薛县见这个中山相,连这么小的事都管,也算是跟自己巡查的结果差不多,当即也不怀疑了。
随后薛宣将这三人的情况及自己看到的情况,告知了刘骜。刘骜听到薛宣的回报,对他也是点点头,虽然是小事情,足于发现他还是比较有才的。随后刘骜看另外两人时,就发现这个中山太傅,刘骜还有点熟悉。
原来现在的中山太傅就是曾教授过班伯的师丹,师丹早年师从匡衡,现在也是小有名气。班伯也是慕名拜师,可见他的教书育人水平还是不错的。如今刘兴年纪这么小,让他来这里,自然是负责教刘兴儒家五经的。
学而优则仕,师丹努力研究五经,肯定是希望能够像匡衡一样,封侯拜相。像他这样的教育家,想要谋取官职,除了别人推荐之外,还有就是政治投机了。儒家大师,历来都喜欢投机皇家的二代,从而获取政治资本。像萧望之、匡衡都是通过做太子太傅,等太子即位之后,他们就一下子位极人臣。可现在刘骜根本没有后代,这个师丹或许就是将筹码压到了比较年幼的中山王身上。
只是可惜啊,刘兴对这些东西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现在刘骜还同意刘兴不必学这些。师丹的这个次政治投机,基本宣告失败。
没想到在中山国都能遇到他,刘骜决定见上一见。儒家用来治国,自然是有短板,可是如果用来教化人,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它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刘骜已经让刘兴不必学习这些儒家经典,让他在这里,也没什么用。刘骜决定让他换个地方,去给东平王当太傅,给东平王灌输一点儒家的忠君思想。
刘骜突然召见他,让他是非常诧异的,他在中山国的这段时间,可是很安分,所以他不明白刘骜为什么会召见他。见到刘骜之后,也是非常恭敬。
刘骜见他年过三十,很有儒雅之气,对他笑道:“朕听闻你满腹经纶,精通诗经,善于育人。”
他见刘骜夸奖自己,当下就放心下来,缓缓说道:“陛下谬赞了,臣不过略通一二。”
刘骜又道:”以你之才,在中山国却无用武之地,朕欲命你为东平太傅。“
东平王的名声,他还是知道一点,以前东平王的相与傅,都干不了多久就被免职了。所以他犹豫了一会,然后说道:”臣无大才,恐难胜任,还请陛下另觅贤良。“
刘骜也知道东平王的脾气,一般人肯定是不愿意去。可也就是因为他不好管,所以才要人去。对付儒生,还是得讲道理,刘骜道:“论语有云:有教无类。你身为儒家大师,竟连这也不知?”
师丹听刘骜这么说,脸色一红,感觉十分很尴尬。刘骜说的对,东平王也是可以教化的,自己岂能因为这就不敢去,言行不一致,以后传出去,自己的招牌就砸了。所以他此时不再犹豫,名声可是比生命更重要。他对刘骜回道:“臣一时糊涂,陛下之言让臣幡然醒悟,臣愿为东平太傅。”
刘骜又对他道:”东平王被朕责罚,心中定有不甘。你放心,如今他也不敢像之前那般纨绔。你在东平国,需时时注意他的言行,若是他有任何不轨之心,即刻上书。班伯说你有大才,朕姑且信之,你可不要让朕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