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两个半月了。要在两个半月里识得三千字,会读会写,而且还要兼顾在育婴堂的差事,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此刻的崔丽娘却生出了无限的斗志,立誓要将那三千字学会!从前她只以女色魅人,学的是穿衣打扮、笼络男人心,每日研习如何笑的美,如何哭地惹人爱,却从来没有人和她说,要认字识字,能读书才能用她。
从前无人教,也接触不到,而现在有了这个机会怎么能不紧紧抓住?崔丽娘可不是那等被洗脑了的循规蹈矩的女子,她心中早就偷偷想过,读书识字一定是极好的,为什么好她说不出来,但是既然这天下间的男子都要争功名考科举,都要想着法去读书,就说明读书,一定是好的!而不是后院妈妈说的那样,女子无才便是德。
至于识了三千字后,自己要在秦大人手底下做什么,她尚且不知道,只是觉得,仿佛有一扇看不见的大门,正向着自己缓缓打开。
等到秦修文结了茶钱走人,崔丽娘还定定地坐在原位想入了神。
“我警告你,别生出那等痴心妄想不该有的心思,我家大人是不会娶你这样的,就是做妾也不可能!”
说完之后,季方和又瞪了崔丽娘一眼,才脚步匆匆地去追秦修文。
崔丽娘听了后,一开始是呆了一下,然后才渐渐笑出了声——这季师爷,也是太能想了!以她对男人的了解,她敢保证,秦大人对她,一丝一毫的男女之情都没有。
第23章
秦修文以不变应万变,过了休沐日后,继续循规蹈矩地处理新乡县的大小事情,同时接待葛郎中的巡查。
在秦修文看来,他们也不过那点鬼蜮伎俩,最多在赈灾粮上克扣他,葛郎中瞧着也是个敬小慎微的,翻不起大浪来。
然而,这一回,事情的发展远远超乎了秦修文的预计,也让秦修文深刻明白了官场争斗之惨烈。
葛郎中和李千户此次一共押送赈灾粮五万石到卫辉府,而这五万石粮食要怎么调配,则是由各县衙门上报后,再由葛郎中实地走访后进行调配,自然不是你要多少就给多少的。
葛郎中初担大任,一路上也是谨言慎行,早在进入卫辉府之前,他就心中思量过了,此次的赈灾粮一定要如数发放,不可在里面抽捞油水。
不是不想捞,而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官位不高,难得被皇上看中指派过来赈灾,朝中多少双眼睛盯着,他着实是不敢轻举妄动啊!
但那日晚间李知县之言又在他脑海里回荡,让他有些心神不宁。
等到了新乡县,发现果然如李知县说的那样,恢复地井然有序、欣欣向荣,虽然说接收的流民多了一些,但是没有其他县那般破败不堪、民生艰难的景象,倒是觉得确实可以在新乡县要求的粮食数目上做些文章,应该不会因为缺了这么点粮食就让新乡县乱起来。
“葛钦差,目前新乡县接收的流民过多,但是县城内的粮草已经快供应不上了,您过来了就是一阵及时雨,还望葛钦差能够助我们新乡县渡过难关!”
新乡县如今流民多、用粮压力大,所申报的赈灾粮食总量也是所有县中最多的。
葛郎中捏着胡须笑呵呵地点头,没应下也没有不应,只是继续在县城内外巡视,孙主簿见葛郎中没接话茬,又继续在葛郎中面前哭诉新乡县的难处。
秦修文在一旁时不时地帮腔一下,孙主簿已经将该说的能说的都说了,他就不继续展开了。
说太多,反而惹人厌烦。
等一通流程走完,葛郎中才道:“放心吧,情况本官已经了解了,届时定会让人将赈灾粮送来的。”
葛郎中兜里揣着李知县他们送来的一千两银票,心里其实已经打定主意。
卫辉府这么多个知县要整秦修文一个人,就连周邦彦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这个时候不趁着机会落尽下石,捞上一笔,都枉费他这般辛苦跋涉一趟。
葛郎中虽然想好了把赈灾粮如数安排下去,但是多给谁少给谁还不是他说了算?就是查出来了,到时候只说感觉其他县情况更恶劣,不就是了么?
反正说到底,他没有克扣赈灾粮不是吗?
要知道往年主持赈灾的官员可是层层盘剥,有哪几个可以真的如数将赈灾粮放下去的?葛郎中自觉自己已经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清正好官了。
葛郎中如此想的,也是如此做的,在他看来不过是新乡县原本要拨5000石粮食的,现在给到两千石而已,其实也不算少了,有些地方连一石赈灾粮都没有呢,全靠自己渡过难关。
如此轻松就能把事情办成,还能将一千两银子悄然收入囊中,又不犯什么忌讳,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秦知县少了三千石粮食,能否兜转得过?那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也没听说哪个县少了三千石粮食就出乱子了。要想官位坐的稳,自己平时不多维系维系关系,得罪了人不自知,那也就别怪别人使绊子。
那日葛郎中也在场,自然也看完了全程,作为一个老成持重的官员,葛郎中内心是不喜秦修文这样的年轻人的——要是下面的人都这么不尊重前辈,以后这官还怎么当!
合该给他个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