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秋风听灰衣老者说到这里,暗想此事我也曾听师父说过。师父说武则天祸乱大唐之前,上天已降下警示,可惜唐太宗李世民不晓得大祸将至,并未在宫中清除祸患,这才使得武则天逃过一劫,最后夺了李氏天下,几乎将李世民的子孙尽数害死。 厉秋风思忖之际,只听灰衣老者接着说道:“袁天罡听李世民说话,心中也颇为忐忑。李淳风是他最得意的弟子,论起奇门遁甲的功夫,已不在他之下,只是历练稍嫌不足,这才略筹自己半筹。袁天罡担心李淳风不晓得皇家规矩,在李世民面前言行无忌,一旦逆了龙鳞,非得惹下大祸不可。是以李世民说的每一句话,袁天罡都听得甚是仔细。听说李淳风将谶语传入宫中,袁天罡心中不由叹了一口气,暗想李淳风感激李世民的知遇之恩,竟然想逆天而行,却不知道自己如此行事,已然泄漏了天机,非得惹出大祸不可。 “袁天罡思忖之际,李世民接着说道,半年之前,朕召集昔年一起冲锋陷阵的数十名武臣在宫中饮酒作乐。行酒令之时,要报出各自的乳名。其时左武卫大将军李君羡在座,自报乳名为五娘子,登时引得众武臣哄堂大笑。朕初时不以为意,以为此事确实可笑,此时有一名侍臣悄悄提醒朕,李君羡授左武卫大将军,封武连县公,属县为武安县,皆有武字,而其乳名又为五娘子,与谶语中提到的倾覆大唐之人暗合。朕闻言大惊,心中疑忌,酒宴之后,立时派人暗中打探李君羡的言行,查知他与一名叫作员道信的妖人过从甚密,意图不轨。朕将此案交给刑部查办,李君羡供称早有不轨之心,既然阴谋败露,只求速死。朕感念他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又是胡国公秦琼帐下的猛将,不忍加以刀斧,打算将他废黜为百姓。只是刑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称李君羡犯下了谋反大罪,原本应诛九族,陛下不忍诛杀功臣,只斩李君羡一人,已是网开一面。若是饶李君羡不死,只怕许多人都要蠢蠢欲动,后患无穷。朕没有法子,只得诛杀了李君羡。” 慕容丹砚听灰衣老者说到这里,心中大惊,暗想我爹爹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圣明天子,做了皇帝之后,并未像其他开国皇帝那样杀戮功臣。若这个老家伙说的都是真的,唐太宗因为两句民间谣言便杀戮功臣大将,与杨广这等暴君又有什么区别? 慕容丹砚思忖之际,只听灰衣老者接着说道:“袁天罡听李世民如此一说,心中大惊,暗想李君羡可不是寻常将军。此人出身于瓦岗寨,素以勇猛扬名军中,是秦琼秦叔宝手下的猛将。后来瓦岗寨败于王世充之手,李君羡跟随秦琼和程咬金等人投降了王世充。只是秦琼看出王世充阴险狡诈,不是可扶之主,便与程咬金等人暗地里商议,打算转投大唐。后来李世民率领唐军攻打洛阳,秦琼和程咬金带领数十名兵将在阵前投降李世民,这些兵将之中便有李君羡。投奔大唐之后,李君羡跟随秦琼南征北战,多立战功,颇得李世民的喜爱。 “待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斩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建成,李君羡亦参与此役,而且立下战功。李世民登基之后,突厥大军攻入中原,前锋兵马直抵距长安仅四十里的泾阳城,京城长安为之震动。李世民命令大将尉迟敬德和李君羡率领兵马赴泾阳迎敌,解了长安之危。李世民曾经叹道,君羡如此勇猛,强虏何足忧虑?遂授任李君羡为左武卫大将军之职,掌管玄武门宿卫,并被封为武连县公。须知前任左武卫大将军乃是猛将秦琼秦叔宝,玄武门又是皇宫最要紧的所在。李世民要李君羡接替秦琼的军职,又将玄武门交给李君羡守卫,可见他对李君羡极为看重。如此一员名将,却因为两句谶语而丢了性命,着实令人寒心。 “念及此处,袁天罡只觉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对李世民更加敬畏。只听李世民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李君羡授首之后,朕又召见李淳风,询问倾覆大唐江山之人是否便是李君羡。李淳风为朕推算,将六枚铜钱掷了三次,每次都有一枚铜钱竖着立在地上。李淳风见此情形大惊失色,跪在地上对朕说道,此乃天神发怒之象,不许草民泄漏天机。若是再行卜卦之事,只怕天雷阵阵,立时要了草民的性命。 “朕亲眼看到铜钱立于地面的诡异之事,知道李淳风所言不虚,只得不再要他推算此事。李君羡离宫之前,向朕推荐了袁先生。他说袁先生的本领胜他百倍,若是先生出手相助,必定能够找出祸乱大唐之人。可惜先生云游四海,不在京城,殊为可惜。 “李淳风离开之后,朕时时想起此事,可以说是寝食难安,所幸先生云游归来,朕欣喜之极,立时派人将先生请来。望先生施展法力,助朕找出奸人,保全大唐江山和李氏子孙,朕必定重谢先生。 “袁天罡听李世民说完之后,心中大骂李淳风糊涂,他心中雪亮,知道李淳风为了得到李世民的欢心,故意将宫外的谶语说给李世民知道。他以为李世民听了之后,大不了让自己做一场法事罢了。到时自己使出幻术功夫,使得李世民相信妖人已被自己所斩,必定大加赏赐,说不定让自己做了国师,执掌天下各处道观,此事便可了结。没想到帝王最怕有人抢夺皇位,李淳风一番言语,竟然让李世民如坐针毡,一心要将日后倾覆大唐江山的那人除掉。李淳风虽然精通奇门之术,但是京城之中藏龙卧虎,朝廷重臣之间连根错节,他哪里敢任意攀咬?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