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4 章 士庶相迎(1 / 3)

和桓诛隼相同,卫青无疑也遇到了匈奴人投降,而且人数还不少,四千多人,几乎和他们返回的人数差不多,这路上让不少人捏把汗,生怕这些人只是诈降,就等着找个时机反捅他们一刀。

好在这些人已经被打怕了,一点儿都没有反抗的意图,卫青带着俘虏,顺顺当当的返回了上谷郡,只不过,最先迎接他的不是想要立马离开的韩盈,而是他那彻底疯狂的陛下。

“大将军?”

看着特使手捧盒中的金印,在听他说完陛下的封赏,总算是懵了一回的卫青连连拒绝道:

“承蒙皇上信重,臣感恩戴德,可此已远超某微末之功,如何受之!”

大将军职位,可不只是节制诸将,更重要的是此职常设,还位在丞相之上,他这才打了一场稍微算点样子的胜仗,哪有这么就拜为大将军的!

“哎,大将军此言差矣。”

三辞三让是受皇帝聘任高官时,都要上演一遍的过场,在这个过程中,臣子表达自己的谦虚,皇帝表达自己的信重,至于双方本身到底是怎么想的,外人那就不清楚了,反正收到新来帝命的特使也不愁,他早就准备好了说辞:

“自高祖以来,汉国对阵匈奴久居下风,何有今日斩兵两万,夺疆六百余里之功?大将军此职,当属实至名归!”

如此重大的封赏,自然不会只有零星几个人过来,事实上,韩盈和郡守郝贤,上谷郡城中够资格的官吏,皇后所派宫人,以及军中回来的将领全都在围观。

也不能说围观。

捷报扩散的速度远比众人想象的要快太多,毕竟边郡被匈奴肆虐太久,无数人压抑着仇恨,两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让人顿时疏解了心中压着多年的郁气,等听卫青返程,整个上谷郡便沸腾起来——立下此等赫赫战功的将军,必须得士族香车比鳞相迎,百姓箪食壶浆以劳军啊!

众人出钱出力,将城外的土地被反复平整,以至于达到了‘水泥地面’的效果,并置彩旗红绸,钟鼓奏乐,歌舞相合。

如此盛大的迎接,自然也要提前通知一下卫青与他手下的将士,毕竟这种荣耀的时刻,总不能让士兵灰头土脸的参与吧?于是,前日又是好一番收拾。

故今日相见,整只军队旗帜齐整,军纪肃严,临近时,虽有些兵士甲胄衣衫有所损伤,甚至有些地方还带着些灰褐,可看起来并不破烂,而是平添了一股杀气,当真是胜利之师!

贵妇人坐着车,带着孩童与女儿参与这数十年难得一见的盛典,气宇轩昂的文士身配长剑,结伴而来,当场作赋,饱受游侠文化吸引的年轻少年心生向往,有武人当即想要投军,已入冬,没有鲜花香果,那些心灵手巧的少女,便用绸缎或者布做成的花投掷,想引得最前方将军,或者身后的那些将士目光停留片刻。

特使就是挑了这么一个盛大的时候,过来宣读的陛下封赏。

这也是一种为职位提格的手段。

还是那句话,权力更多时候是依

靠他人的反应来体现,而非印绶这样的死物,那不过是一块熔炼过的金子,一条缎带,若没有人赋予它的价值,那它什么都不是。

所以,授予的职位再高,倘若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仪式,只是将象征身份的印绶和圣旨送到,那得到此职位的人,对于自己所升高位的感知便会降低许多,而配备上仪式,甚至不是仪式,只要有足够身份的人来见证,他们的反应就足够让人瞬间意识到自己正跃升高位。

这种操纵心理,又或者说提升威严,激励受封臣子效力,其他臣子服从,竞争的手段,早就形成了‘礼仪’的一部分,特使不明白内里的缘故,但他过去的例子告诉他,该在这种时候宣读陛下的封赏,效果也很明显,当他说完后,卫青身边激动到脸红的将士纷纷开口劝道:

“将军功劳甚重,如何不能任下此职?()”

将军有征伐匈奴,以报陛下恩情,为国效力之心,更应接下此职,好调兵遣将啊!?()_[(()”

“就是!若将军都不收封赏,我等这点功劳,又有何颜面收这厚赏?”

特使看着这些急促催着卫青的将士,笑眯眯的开口:“大将军您看,陛下授职乃众望所归也!”

卫青无奈道:

“某才能有限,此战不过侥幸,若受此职,恐耽国家大事。”

他真觉着自己现在的能力还达不到大将军水准。

至于这个水准,卫青参考的是当年的淮阴侯,他对着高祖增兵,竟能说出多多益善话来!

这不是贬低,是极大的褒奖,同为带过兵将军,卫青再也清楚不过这种无限制增兵有多难,三万士兵带起来,比三万头羊还难以控制,而人一旦超出这个数额,那都不是难度的增加,是直接连控制的逻辑都变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军行进的过程中,一个部队最多人数就是三万(有些时候要更低),不然用长队前行的时候,前后长度能蔓延几十里,顾头顾不了尾巴不说,沿途后勤也无法承担这么大压力,所以必须分兵前进。

这也是为什么漠南漠北十万兵力都要分兵,没有一同出发的根本原因。

那问题来了,以如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