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九日夜,萧靖川带兵巧渡浑河之后,过去两天三宿。
其部已深入三坡山区腹地!
过铁陀山,至峪壶峰,全军就地休整。
三月廿一日,晨早,峪壶峰半山腰临时驻扎点。
“老萧!”
“老萧,起来没有?!”
不远处,邱致中从下风口快步朝着萧靖川赶来。
“将军,因渡河前全军口粮大部分都留给了培忠他们,所以眼下兵卒自备的粮食已不足一日了!”
“现在又时值三月,山林萧条,野果野菜全然没有。”
“为补充口食,今早我已吩咐手下两队兵卒去附近山林巡山了,争取能猎些野味来,亦好给军士们换换口味。”萧靖川身侧,马铭禄禀报着军需状况。
“恩,你做的对!”萧郎给予肯定。
“咱今日在此地休整一天,粮食问题待会儿我也去想想办法。”
萧靖川言毕拍拍马铭禄肩头,马铭禄亦听到邱致中呼喊着赶来,遂抱拳退了下去。
“飞宇(邱致中),怎得?有什么事吗?”萧靖川开口问。
“唉,这几日太子爷高烧不退,病症一天重似一天!”
“咱野外行军缺医少药的,如再不想想办法,恐太子撑不得几日就走不动了!”
邱致中由远及近,步至萧靖川身前,一屁股并排坐了下来。
萧郎见状,递去水囊,致中摆手,并不渴。
“那,随队军医怎么说?”萧靖川再问。
“缺药啊!”
“来前准备不足,军医那里亦只带了些保命的急救药物。”
“眼下,山林子又光秃秃地,就地采药亦不可能,唉!”
“待会儿你去看看吧,如实在不行,那咱就必须考虑提早进些村子去寻药了!”邱致中言。
闻听此说,萧靖川点点头。
“恩,刚马铭禄报言,咱军中口粮亦已不足一日了!”
“你不来,我也想着今日要去山脚下那处小村子去淘换些粮食回来!”
“走!别坐着了,我跟你先去瞧瞧太子爷!”
说着,萧靖川起身,一把将邱致中提起来,两人徐步朝太子朱慈烺所在帐篷行去。
............
少顷!
萧靖川踱至帐前,一挑帘身入其中,其后邱致中亦尾随跟进来。
刚进帐,萧郎便瞧见正前方榻上躺着的太子殿下,及围在榻旁,正不知与太子耳语什么的诸大臣们。
萧靖川现身,倪元璐等大员回头,瞧清来人,低语议论之声嘎然而止。
“呦!原来是萧将军,太子爷,萧将军来看您了!”
户部尚书倪元璐拱手对萧靖川见礼,随后扭身报于太子朱慈烺。
现下,虽说倪元璐等诸臣对萧靖川仍心有芥蒂,但经上次东山半坡刘文炳、巩永固军令状之事,诸大臣们那股子骄慢已然是没有了,见萧郎时已能礼遇有加。
能如此,上次之连环计便算作没白使,颇有效用。
“哦,倪尚书,诸位,有礼了!”萧靖川对诸公还礼。
“太子殿下,末将萧靖川,参见太子殿下!”
萧郎跨前一步,恭敬地冲太子朱慈烺行了军礼,太子爷高烧病弱,未言语,只无力地摆了摆手,以示平身。
见此,萧靖川起身后,问向从旁侍候之太监王之心与随军军医。
“王公公,如何了?”
“可吃了药吗?”萧郎言。
“唉,萧将军呐,军医勉强给服了些清热解毒的药!”
“可......,可这行军打仗,又起势仓促,孙大夫说,手头堪用的草药实在有限,这样下去不行啊!”
“萧将军,还要烦劳您想些法子,太子爷本就体弱,现如今高烧已有两日半了,总这么撑着,恐也不是个办法呀!”
随侍太监王之心愁眉不展,轻声说起,却直做长吁短叹状。
“恩,王公公所言甚是!”
“孙军医,要太子爷退烧,你打算如何用药?”萧靖川问及。
“禀将军,太子殿下千金之体,如这搁在宫里,那用药便大可温和进补些。”
“药效虽慢,但有补益,亦无其他损害。”
“可咱这是行军,条件有限,所以依老夫看嘛......”
“或......,或可用些石膏!”随军孙军医答。
“恩?石膏?!”
“孙大夫,这味药是否不妥呀!”
“老夫虽不细知药理,但石膏之物,确可加重阳虚,损害脾胃,这在下可是清楚哒!”
听得孙大夫要用石膏,倪元璐捋须挑眉,头个提出疑义。
“哦,倪尚书,孙军医会如此说,我大致知其意思。”
“一来呢,咱眼下行军身处山林腹地,时月又不和草药生长,所以缺少药材是肯定的了!”
“石膏泻火清肺胃,可除烦止渴退高热,用于为太子退烧,并无问题。”
“二来嘛,这味药并不难寻,尤是在这大山中,想来附近农户村落找找,应家中都有存备。”
“正因此二便利,所以用石膏来为太子疗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