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面色铁青的看着程畿,如果他真敢替自己答应了,那自己马上就把他丢出去。 程畿看到李世民真的生气了,也收起了开玩笑的心思,装作严肃的样子对李世民道:“那些提亲的,我们都帮你拒绝了,不过那些求官的还要你亲自去处置。” 看到程畿故作严肃的样子,李世民问他道:“程畿你真的是儒生吗?” 程畿笑道:“太子现在骂人可是越来越高级了。” 李世民吐槽道:“我看到的大多数儒生都是张口闭口仁义道德,怎么到你这就成老流氓了。” 程畿补充道:“这就是世人对儒家的偏见了,所谓的儒家就是取彼之长攻彼之短,什么有用就用什么,如儒家圣人孔子,可以举起城门,尤其擅长以武服人。当年汉武帝打匈奴,最支持他的在朝堂上喊的最狠的,便是朝堂上的这帮儒生。” “当年我大汉要买大宛的汗血宝马,那大宛的王不肯卖,大汉就派遣少量正规军,赶着恶少年、罪犯,总共六万人杀过去,直接把大宛给灭了。仁义道德是对自己人讲的,对外人讲的是予取予夺,我要你什么你就得给我什么,你不给我我就带兵灭了你。” “太子,在我们大汉对外征战,用了多少钱,就要在外族身上加倍的抢回来,别族朝贡纳税都是千金万金,我们回它的是价值不到一金的几段锦,大汉就是这么运转的,就这外族还要谢谢我们的庇护呢?学儒学到尽头要么学成书呆子要么学成老流氓,我显然就是后者。”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道:“大汉帝国的财富除了靠自己内部的发展,其他的应该就是剥削外族得来的吧!” 程畿理所当然的道:“不然呢?打外族没油水,我们闲的打它们干嘛,要是每次打仗都成了亏本生意,那我大汉的疆域怎么会越打越大?” 李世民随即想到,隋唐时期,在江南地区的种植园官田,每年要累死掉数几万异族战俘,很多物资都是异族奴隶来维持生产的。他大唐用几十年就从百废待兴到一片盛世,虽然没怎么压迫自己人,但是却也没少压迫外族。 程畿对李世民说道:“太子千万别只学儒家表面的仁义道德,儒家深处的王道霸道也得要学啊!” 李世民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了,便对程畿道:“不说这些了,冯习等人也到了,我们也快过去吧!” 说着,冯习等一行人进入了中军大帐。 在各自的位置坐下,侍从们一个个进来,将文件放在各自的桌子上,然后往各位大人的桌子上倒上酒。 大帐中冯习等人都在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李世民,如果上一次胜利可能有丞相的因素看不出李世民的能力,那这一次,李世民却用自己实打实的战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李世民将吴昌县的事讲给了大家,大家对于李鹏担任长沙郡太守的事都没有什么异议。 而后李世民又说道:“既然如此,我们要该处理长沙郡的善后事宜了,你们看太守已经确定了,其他官员位置你们觉得怎么好?零陵和桂阳先打哪个好?” 读书人表率的程畿就建议道:“为稳妥起见,我觉得可以在此留下一万士兵,将我们军中的军官安排进长沙城各处担任要职。” 冯习反驳道:“那桂阳和零陵怎么办?” 程畿说道:“不打了呗!得到了长沙,已经实属不易,我们才两万人,打的下那两个郡,也守不住。” 程畿的话一下子点醒了李世民,三郡中的长沙郡和桂阳郡靠近东吴,打下来他们也没有办法守住两个,放弃南边的桂阳和桂阳,守住离南郡更近的长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而且他带了两万大军不可能全部放在荆南三郡,战略要地南郡还要他出力去打呢? 思考再三,李世民还是决定先收回三郡。 李世民一锤定音道:“现在吴国大军全在南郡,此时正是拿回零陵和桂阳的最好时机,若是现在没拿回来,等吴国消化之后再拿回来就千难万难了,我想父皇也是这个意思吧!” 冯习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拉拢长沙本地的士族,若是有士族支持,靠三千士兵即可守住长沙。” 李世民:“哦,怎么拉拢?” 冯习给李世民分析道:“现在长沙城大量官员空缺,不如将其都分给本地士族,然后将吴军搜刮的财宝都分给他们,这样我就不相信那些士族,不会倒向我们这一边。” 李世民自嘲道:“那不成跪着要饭的了吗?” 李世民当年面对权势滔天的关陇集团都没能屈服,区区长沙士族凭什么让他屈服。 冯习掰开了和李世民讲道:“拉拢士族是向来都有的惯例,这是曹操孙权乃至皇上都在做的,两汉旧事如流水,都是这么流的。” 李世民却说道:“要是我的腿脚利索,跪的下去,我至于把寒门的李鹏提拔上来,让他当长沙太守吗?我提拔一个本地的大士族岂不是更好。” 李世民不是不知道士族在地方上的巨大权力,但是士族今天投靠你明天投靠他,墙头草都没他们倒,拉拢他们真的有用吗? 而且拉拢士族就要给他们权力,而他们的权力一多,就可能造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他可不想再重蹈晋朝的覆辙,现在的士族力量已经很恐怖了,不能再继续给士族放权了。 冯习想了半天道:“那没撤,如果不拉拢士族,那只能多派些兵守长沙了。” 听了冯习的话,李世民忍不住骂出声来:“哼,没有这帮士族,我们汉军还成不了事了吗?” 李世民拿起桌子上的地图,端详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