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好奇的偷瞄了王仁之一眼,见少年面色白净,眉目清秀,稍稍欣喜,逐轻声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公子看的上小女便好”。 后又细声问道:“公子贵庚?” “我与姑娘年纪相仿,刚过生辰,十之有五” 王仁之面色沉静,回道。 随后心中思索道:“谈聊罢了,这为何如此羞涩,前世的闺秀女子都不曾这样过”。 王仁之思索片刻后,从怀中拿出一块青色刻雀儿玉佩,下置五彩流苏,十分精美。 他开口道:“初次见面,将这块玉佩当做信物吧”。 听到女子轻嗯一声后,王仁之主动走到她身旁,缓缓蹲下,面前的蓝色纱布轻轻摇晃,不时触碰到他针织小冠与额头间。 秦可卿眨一眨美眸,细嫩如柔荑般的小手不知放在何处为好。 近些看,桃腮早已绯红一片,白皙的锁骨微烫浅红,她第一次与父亲之外的男子如此亲密接触。 王仁之系好玉佩后缓缓起身,抬眸看向可卿,顿时轻愣许久。 一位眉目如画、闭月羞花的女子浮现在他眼前,宛如一幅空古幽兰的画,将女子定格在画中,印在他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却。 “惜时杨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不及眸下的绝代佳人吧”,王仁之心中喃道。 瑞珠早早便跟了过来,开口道:“姑娘,公子”。 二人顿时回过神来,秦可卿眉眸低垂,脸上红晕依旧,一时沉默无言。 好一对才子佳人,瑞珠见状,掩口一笑,眼睛弯弯似月牙一般,玩趣的说道:“公子刚才说话还冷冷清清,怎的见了我家姑娘的仙颜,变的如此愣神”。 秦可卿柳眉微蹙,说道:“小丫头不得胡说”。 瑞珠连忙弯腰道歉:“公子,是我失礼了,请公子责罚”。 王仁之笑道:“无碍,我向来不厌这般的丫鬟,无聊之时,亦是趣事,再说,你是姑娘的丫鬟,我无权责骂”。 说罢,转眸看向秦可卿,温声问道:“还不知姑娘芳名”。 王仁之不好直呼其名,只好问了小名。 “小女小名可卿,公子叫可卿、可儿都可”。 秦可卿杏眸闪烁好奇之色,话语声娇柔、酥软。 这时,忽有一个丫鬟姗姗走来亭子,近些看,原来是柳氏的丫鬟清莲。 清莲走至清亭,微微低头蹲身,双手叠于腰前,面向王仁之、秦可卿分别作揖。 行完揖礼后,清莲娓娓说道:“爷儿,时候不早了,老爷与秦郎中已经谈妥当了”。 王仁之点了点头,道:“知道了”。 说完,端着身子,袖口微动,指向不远处的一座花圃,道:“这片花儿中,可卿喜欢哪朵花”。 秦可卿毫不犹豫的回道:“海棠花”。 又细语道:“公子仔细瞧瞧那枝开花最好的,它的花瓣有四片,一片粉中透红,一片粉白无暇,有时娇羞,有时高洁,即便冬季也依旧盛开”。 王仁之将手放在膝上,转眸看了一眼秦可卿白皙的侧脸,又回眸盯看海棠花,道:“花很美,可卿平时常常呵护、修剪吧”。 又一次听到可卿这个亲密的称谓,秦可卿心头一颤,沉默片刻,道:“是啊,它有时待在屋内,有时搬到院中”。 娇艳初开的海棠花混淆数种花香,飘散在周围。 “公子喜欢什么花”。 秦可卿目光飘落在一处,柔声细语道。 “可卿不妨猜一猜”。 王仁之略有趣意道。 秦可卿问道:“梅花,或是兰花?” “梅花”,王仁之回道。 说完这二字,王仁之自觉有些晚了,起身作揖,请辞道:“夕阳西落,再见了,可卿姑娘”。 秦可卿缓缓起身,微抬螓首,与其目光触碰。 王仁之好似未感到女子微微灼热的目光,眸子湛然,不急不慢的转身离去。 秦可卿走出亭子相送十数米,望着那风度翩翩、行步从容的身影,不舍之色涌上心头。 许久后,秦可卿脸色好了很多,忽然想到了什么,轻笑道:“小丫头,你可相中了”。 瑞珠微微一笑,道:“仁之郎君家世好,讲话温柔体贴,又这般俊朗……” 瑞珠早早便幻想了可卿未来的郎君,毕竟她是可卿的贴身丫鬟,是要陪嫁的。 秦可卿轻笑一声,逐作势轻呸道:“小丫头还未进门便叫上郎君了,真不知羞!” 瑞珠脸颊忽热,羞的双手捂住了俏脸,又小声说道:“刚刚姑娘可是盯着公子的身影看了好久…” …… 这时,王仁之走出了秦家,掀开前方马车的窗布,与坐在其内王士腾说了一声,便带两位世仆去了街市。 王仁之在一处名叫平淳街的街巷上,买了一些纸墨、书籍,又从人来人往、纷纷攘攘的街巷走了出来。 成贤街巷,一位萧疏轩举,湛然若神的青袍少年行走在铺满灰石砖的宽道上,身后有两位灰衫少年紧紧跟随。 走至一处狭窄街道,清风拂袖,王仁之略感快意,不由背过袖袍,轻吟道:“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女郎才貌双全,她只见读书人南来北往,女孩儿要出门,难如登天……” 这是民间十分有名的民谣,王仁之从小听到大。他前世是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只不过与周朝所传的故事略有不同。 临近黄昏,天色灰暗,王仁之走回了家。 家中几十个小厮、丫鬟在王管家的指挥安排下分工明确,忙碌起来。 在京的金陵王家长者来到了府中,与王士腾商议纳征之事,王仁之前去问好。 晚间,夜深人静。 秦家,秦可卿闺房。 室内烛光照映
第三章相识(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