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血色雒水26 问问蔺相如死了没(3 / 4)

教训他!”

旁边的人举着棍子冲了上来——

一刻钟后,两个人骨折,一个人断了手,狗哥被她踩在脚下。

苏摇铃问:“我再问一次,这是哪。”

狗哥求饶道,“……是,是小山庙!饶,饶了我们吧,我我我,是我错了,您是老大,这地盘以后都是您的了!”

苏摇铃用了些力道,“哪儿的小山庙?”

“城郊啊……啊!疼疼疼,我,我怎么知道您要问什么啊?”

“哪座城。”

“渭,渭阳城……!”

渭阳,秦都。

**

故关,赵军大营。

座上的老人,须发近白,依然已经入夜,却依然穿着甲胄,听完赵详的汇报,廉颇脸色严肃。

这段日子以来,时不时失踪或者全军覆没的赵军小股部队不在少数,既然派出去了,就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如果不是郑季干扰,他连这些小股部队都不会同意派出去。

按照廉颇的战术,固守军事阵地,根本没有必要出去和秦军正面对抗。

但那个郑季,对对面的将领格外感兴趣。

他也很看好郑红,大力推荐郑红领兵出战。

如今,就连郑红也死在对方手里。

那日的异象,谁也说不准究竟是怎么回事,但赵军又损失了一小支部队,战死一位将领,却是不争的事实。

夜色越来越浓,一股强烈的不安萦绕在廉颇心里。

旁边的侍从点亮了灯,驱赶了些黑暗。

赵详是连日赶路,才从泫氏赶回故关。

他总觉得那白日亮光有些不对劲,尤其是那之后,郑季就从营中消失了,服侍郑季的士兵回报,说白光出现前后,郑季性情大变,砸了好多东西,就差一把火把自己营帐烧了。

赵详知道郑季很器重郑红,军中不少传闻,说郑红是他的兄弟,两人关系匪浅。

赵详:“……如今泫氏人心惶惶,很多人传闻当日天降异象,是天意在护佑秦军,泫氏城很快就会被攻破,不仅是民心,就连军心也开始动摇……”

“我知道了。”

廉颇揉了揉眉心。

今日和赵详一起抵达的,还有来自邯郸的使者。

“廉将军,邯郸使者请见。”

“进来。”

赵详:“那我先——”

廉颇伸手示意他留下:“不用回避,你在一旁听着便是。”

“好大的胆子!”

进来的邯郸使者身穿常服,头发束冠,怒气冲冲,“王番五次下令你立刻出战,歼灭秦军,你为何迟迟没有动静?不仅不出兵,还带着大批兵马龟缩在长城之后,任由泫氏米城一带,孤军奋战!”

廉颇不是隐忍的性格,当初渑池之会后,蔺相如坐在他位子之上,他都能当面帅脸子,别说眼前的一个使者。

就算是赵王来了,他该说的也得说:“行兵打仗,我自有自己的考量,轮不到你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孩来指手画脚。”

使者气的脸色通红,闻言,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你……粗鄙!我看你想骂的不是我,是王上吧?!”

廉颇冷哼一声,不满和蔑视的情绪已经十分明显。

“你只管打仗,不管国人死活?再过数月就是秋收的季节,你让这二十万的赵国青壮年,都跟着你一起躲在这弹丸大的地方,躲在长城之外?!你是要让赵国活活被你拖垮,数十万人饿死吗?”

“之前你说白起心思缜密,战术凶残,不能正面对抗,只能以守为攻,不敢出战也罢了,如今秦人领兵的不过是一个左庶长,你也不敢出兵,你的胆子难道被狗吃了?”

秦国支撑不住了,赵国又何尝不是?

为了抵御凶残的秦军,他们必须投入极大的兵力,这二十万人,每一天都在消耗巨额的粮草。

进来的使者还在喋喋不休的问罪,赵详在一旁沉默不语,但廉颇忍受不了,他将旁边的酒杯举起,狠狠砸在地上!

哐当一声,弹起的青铜器差点砸到使者。

“你什么意思?!难不成你真要造反??”

廉颇冷笑一声,问:“造反?到底是谁想让赵国死?不错,对面不是秦国的白起,可你当二十万秦军是吃素的?我倒是想要问问王,我等在前线作战,随时随刻都有赵人牺牲战死,他却可好,暗中派遣使者前往渭阳求和,又是什么意思?”

使者涨红了脸:“你,你……!这与你无关,你只需要领兵作战即可,朝堂上的事情,王自然有自己的考量,还轮不到你过问!”

廉颇无视他的发言,“来人,使者喝醉了,带他下去醒醒酒!”

赵详领命,叫人进来,把人拖了下去。

“我没饮酒!我告诉你,今日之事,我一定会回禀王上,你等着!你等着!!!——”

廉颇站起身,那张坚毅的脸上露出凝重的表情。

赵详知道,他已经收敛了脾气,换做以前,只会令自己把使者的腿打断再送回去。

“廉将军……”

“回去休息吧,你从泫氏赶来,一路也累了。”

赵详出去前,只听见廉颇一声,“派人去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