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以诚待人【一更,求追读、票】(1 / 2)

荀彧心中有些疑惑,这位陛下叫自己来有什么事情?  而又为何将自己叫来之后一言不发?  刘辩看着面前端坐着的荀彧,心中则是叹了口气。  荀彧可以说是目前这个阶段内最适合他的谋士了,比荀彧更合适的目前不在京都,在京都的没有人比荀彧更合适。  荀彧、荀文若,有王佐之才,可以说曹操最后能够成功,至少有荀彧一分的功劳。  休看只有一分,曹魏阵营的谋士多如牛毛,能够独占一分,已然是一项了不得的成就了。  他抬起头,看向对面的荀彧,开口了。  “文若,你可知朕唤你前来,有何事?”  荀彧微微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卢公只是对我说,陛下想要重新读通经书,所以需要一个时时刻刻侍奉讲经之人。”  “卢公与我叔父有旧,往日里有听说过我的名声,因此唤我前来。”  刘辩微微点头,而后却是直接否定了这个说法,他看着荀彧的神色坦诚无比,没有丝毫的隐藏,或许他也清楚自己在这個时候不需要隐藏什么。  至少对荀彧是如此。  “文若,你天生聪慧,应当能够猜测到,这个时候朕请你讲经,不只是想让你为朕讲经。”  他看着荀彧的眸子,丝毫没有掩饰这件事情原本真实的面目。  “并不是卢公推荐了你,而是朕选择了伱,但又不想太过于引人注目,所以请卢公代为传递。”  刘辩叹了口气,顺势站了起来,往外默默地走去。  “朕本来想要装出一副礼贤下士,真被文若你的经学成就倾倒的样子,而后慢慢与文若你相处,从而将你收服为朕所用,可是在方才的三炷香内,朕思索了许多。”  他偏过头,看着荀彧说道:“你可知朕想了什么?”  荀彧微微摇头,他能够猜测到皇帝想要收服自己为自己所用,但他猜测不到那三炷香内皇帝想了什么。  因为人的思想本就是一个奇怪的而又单纯的、难以猜测的东西。  “臣并不知。”  刘辩一边往外面走去,一边轻声说道:“朕在想,文若那么聪慧,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朕装模作样呢?若是真的以那种姿态面对你,或许文若日后一时不察会被朕所骗到,但再往后呢?”  “朕能够装一辈子么?”  他的声音低沉有力:“朕并不是什么聪慧的人,这一点朕愿意与文若你坦诚相待。”  “甚至朕都不算有才智,很多事情如雾里看花。”  刘辩指着天穹说道:“就如同这天下大势一样,朕并不知道日后会往何处去发展,也不知道董卓进京之后,朕会何去何从。”  “天下江山,黎民百姓又该如何自处。”  他的声音逐渐低沉,而后转过头,一双眸子平和而又有力的望着荀彧。  “朕想了这么多,最后却是一个很简单的思维占据了上风。”  “我不是聪明人,但文若你是聪明人;朕没有长远的目光去看向天下战略,让黎民百姓安康,但文若你有这个能力;朕或许不能够成为天底下最顶尖的人,但朕愿意以一片赤诚之心以待天下最顶尖的人。”  刘辩走到了荀彧的面前,目光如同一片安静的湖水,也如同一片皎洁的月光。  “朕不讲什么日后定然对文若你、以及荀氏大肆封赏、有朕一口饭,就有你们荀氏一口汤的大话,也不讲甚么同甘共苦此类未曾发生过的言语。”  他已经握住了荀彧的手:“朕此时此刻能够承诺与你的,便是朕愿倾听你的心意、倾听你的心中所愿、只要此愿不与大汉江山冲突、不与万民冲突,朕愿意一步步的为你实现。”  “昔日高祖得张子房,后展望天下。”  “今日大汉江山将颓,文若可愿做辩之子房,而扶大夏将倾?”  荀彧站在原地,听着刘辩的豪言壮语,心中思绪万千。  他能够感觉出来刘辩的真心,也能够听出来刘辩话里面的诚恳,但这些事情并不是能够一言而决断的。  荀彧并不是一个散人,他的身后有颍川荀氏,站着整整一个家族。  虽说学会文武艺,售于帝王家,虽说他本人也有豪言壮志、更有心愿想要兴复汉室,可一个顶尖的聪明人,怎么可能会因为只言片语而投靠一个人?  他并未与刘辩相处许久。  一时之间,有些沉默。  荀彧的心中也有些沉落,他觉着皇帝已经将话说到了这样子,可自己却依旧不肯给出承诺,皇帝会如何看待自己,是否心中会愤怒?  而未等到场面沉默很久,刘辩便拉着荀彧的手走进了嘉德殿中。  “好了好了,不说那么多其他的。”  “朕封你为侍郎如何?”  他的眸子中带着笑意:“朕找寻你来,的的确确是要你为朕讲经的,朕的经学实在是一言难尽,可要做天下之首又不得不掌握此道。”  刘辩撇了撇嘴:“朕不喜欢「话语权」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感觉。”  他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脸庞:“你瞧,朕便是这样一个掌控欲很强的人,这一点朕也不会掩饰。”  刘辩感慨的说道:“能够不做掩饰的将自身的性格展露出来,朕已然许久未曾体会到了啊。”  荀彧默默点头,他明白刘辩突然转变话题的意思。  也明白方才刘辩话语里面的各种意思。  皇帝在给自己时间,并未曾让自己直接做出决定,并且愿意将自己的性格一部分展露出来,在日常的相处中让他了解、让他去看、去观察。  侍郎这个官职正好合适,这个官职是随时侍奉在皇帝身边的。  可以时时刻刻的观察皇帝是否是自己心中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