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十分有自信的说出了这句话。 他很有自信。 贾诩并未曾对这句话做出什么反应,因为他知道,在如今的局势下,凭借着李儒的能力,的的确确可以将董卓推到那个位置上去。 因为站在董卓身后的,不仅仅是李儒,还有汝南袁氏。 更何况,董卓手中还有兵权? 他看向身旁的李儒,微微叹了口气,眼眸中的神色莫名:“文优啊,你确信将军登上掌权者的位置后,不会发生改变么?” 贾诩的声音中带着些劝告,他其实比李儒看的更为长远。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比李儒更加聪明,只是他比李儒多了一点,那就是他比李儒冷血冷情。 李儒是一心想要报答董卓的恩情,而贾诩呢? 贾诩并不欠董卓什么,董卓对贾诩也无恩,所以他能够看出董卓真正的品性。 李儒摇了摇头:“文和,不必说了。” 他的声音坚定无比:“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我也相信,将军不是那般的人。” “他自西凉而起,见到了民众们的悲哀以及下层的痛苦,而且将军也立志要改变这些,即便是掌权之后,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更何况,我的话将军还是能够听进去一些的。” 他沉默着:“如果、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便最后帮将军一把!即便是以死明志,也在所不惜!” 贾诩听到了这铿锵有力的话后,就不再多言了。 只是看着李儒说道:“若如此,那诩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贾诩的声音很温和:“你知道的,诩一生不求什么功名利禄,只想要在这动荡而又混乱的年间求一个「生」,我想活下去,活的时间越长越好。” 二人对视一眼,都知道对方心里的志向,也就不再多说了。 ......... 嘉德殿中 刘辩低着头,正在瞧着手中的政务,这些政务往常的时候是不会送到他这里来的,但现在不同。 不管是尚书台的卢植还是宫中以前掌握一些权力的宦官,全都好像在一瞬间知道了这些政务应当给谁看一样,一时之间,全都堆叠到了他的桌案旁。 而刘辩没有丝毫的疲倦,只是一卷一卷的看着。 神色中多少带着丝丝缕缕的阴沉之色。 他发现现在的大汉可以说是千疮百孔,即便是有神仙在世,只怕也是无法再次将大汉修补完整了。 如果想要一個全新的大汉,那么唯有一个办法。 用一双大手,将整个大汉打碎,而后以最短的时间再次将大汉这一块玉璧再次从火中锻出来。 如此一来,方可以再次拥有重塑的根基。 刘辩眯着眼睛,仔细思索着这个事情。 不过片刻后,他就将这个事情暂时放到了脑子后面,因为此事并不算是很重要的事情。 他在考虑如今京中的形势。 董卓留在京中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情了,而只要董卓留在京中,袁氏就一定会站在董卓身后,和他们的门生一起,力推董卓走上高位。 恍惚之间,刘辩的眉宇中带着些许的无奈之色。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对付的,看似是董卓、看似是董卓以及袁氏、看似是董卓、袁氏、以及朝中一些汝南袁氏的门生,但其实他要对付的何止是这些呢? 刘辩要对付的,其实是京中大多数的『氏族』。 尤其是以今文经学派为首的诸多「氏族」,因为这些「氏族」本身掌握着所谓的「经学」注释权,这个权利很大,因为大汉有一个制度,叫做『察举制』。 也叫做举孝廉。 举孝廉的权力掌握在谁的手里?地方的豪强、州牧、郡守、甚至是门阀世家、累世经学的氏族们手里。 为何袁绍的四世三公能够那么值得吹嘘? 不是因为他们家四世都有三公位置的人存在,而是他们家掌握了「举孝廉」的权力,掌握了注释『经学』的权力,将「学阀」与「门阀世家」结合在了一起。 简单来讲,不是他们家一直有三公,所以他们家掌握了「举孝廉」及「注经」的权力。 而是他们有了这种权力,才一直能有三公的存在。 他睁开眼睛,眉宇中带着几分杀气。 刘辩不管董卓的身后站着谁,总之谁敢冒头便先对付谁,现在先把董卓这个家伙对付了再说吧。 至于之后的事情和东西,他暂时管不了那么多了。 ........ 西园新军军营 曹操站在军营附近,神色淡漠的望着雒阳城中,站在这个位置可以将雒阳的景色收入眼底。 他默默地叹了口气。 身边的袁绍倒是有些好奇:“孟德,何必叹气?” 曹操只是虚虚的指了指远处的京都:“你瞧这京都,多么的繁华灿烂。” “可只怕这些繁华灿烂,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了。” 袁术有些疑惑了:“为何?” 袁绍看着袁术、又看着曹操,声音中带着些幽沉:“只怕孟德是在担忧董仲颖带来的那些兵卒吧?” 袁术有些疑惑,而袁绍显然对这些更加了解,他开口解释道:“不管是丁原还是谁,他们都是见识过富贵的,我等掌西园新军之前,也算是京都的大家了。” “自然会约束军营的兵卒。” “数十年前,孟德尚且为北部尉的时候,便立下五色杀威棒,之后更是诛杀蹇硕的侄子,此后雒阳的子弟们才算是安生。” “之后猛地被调离了雒阳,外派为县令后,京都的那些人便是又有了起色。” “这几年孟德回来了,碍于孟德的威严,即便此时孟德不再是北部尉,那些人也是害怕的,所以京都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