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元春才选凤藻宫 子安东府定规矩(上)(1 / 2)

红楼士 王邥 1076 字 2023-06-26

薛家于贾家而言,远不如林家、史家亲近,但今日家宴,贾母也没有将之当做外人,也是一同叫了过来。  贾峥与薛蟠相熟,但说实话,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薛家姑娘。  但以薛宝钗,长着一张国泰民安的脸,不像晴雯的尖下巴,其下巴微有些婴儿肥,初看去,有点憨厚可爱。若是看得久了,自会发现她同黛玉截然不同的美丽。  观着贾峥看她,薛宝钗脸上依保持着淡淡神色,但目光则回瞪了一下,心道:哥哥前儿还在说这人好话,以今日,怎能直盯着女儿家的脸直看去……  好在贾母介绍下,贾峥微一礼后,就走向了下一人。  “这是你史家妹妹,湘云这丫头,双亲早亡,平日可贤惠懂事了!”  贾母来到侄孙女面前,拉着手,多说了几句。  这些夸赞之言,正对着贾峥,听得旁人,如王夫人等,各有异色。  老太太的模样,该不会是想将史家这位姑娘,嫁给宁府这位爷罢?  年纪上看,以房子里这些姑娘,也只有薛宝钗、史湘云等,算是和贾峥差距不大。  目前来说,贾峥得了宁府爵位,若来年再得功名,以之种种,可当得上是前途无量,无论哪家女儿嫁过去,且都不会吃亏……  一时间,王夫人竟也变得若有所思,而薛姨妈则看了眼旁边的女儿,儿子薛蟠那些话,不觉冲上了头。  “见过史妹妹!”  “见过贾家兄长!”  史湘云身材高挑,容貌甜美,宽肩细腰,且是比贾峥直矮了不到一个头。  于史湘云,前次史皓也有提过两次,贾峥看来时,正巧碰上史湘云那双好奇的双眸。  今日离开侯府,史湘云恰好遇到了从兄史皓。这位从兄一听说她要来贾家拜见姑祖母,忙不停地又说起了贾峥这位神京城内“名人”。  能被皇帝召入宫里,又敢当着贾家族长大骂,还是学识不凡的士人,再加上武功也不错……诸多优缺点汇集于一人,让一些尚处于闺房未有出嫁的女孩子,哪个不好奇?  人与人相见第一面,重点还是在于容貌穿着气质上。即便是在官场上,长得好,运气都好上许多。  而贾峥本身长相俊美,放在贾府少年里,那也是一等一的出色,他穿着干练的士子服,又显得精神。总之第一眼,就不会让人生厌。  再同屋子里另一个宝玉比去,这些未见过其他外男的女孩子,眉目间,就多了些思索。  贾母见时候差不多了,该见的面也都见了,想来贾峥也能明白她的苦心,好于贾家有更多认同感。  故而,让爱孙宝玉陪着贾峥一道出去,准备吃晚饭了。  男人于外面是一处,女人们在里面是一处。  荣府丫鬟仆从甚多,老太太一发话,按照规矩,菜食马上就端了上来。  这是贾峥第一次见识到国公府的奢华,说起来他同贾家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一直都是剑拔弩张,却连一顿饭都没好好吃过。  而今日宴席后,也该往玄真观走一趟,见见贾敬,另同明教部从碰碰面。对于那些前明钱资,他的打算很清晰,这将是扶持“新明教”于民间发展的资本!  上次宫廷面圣,可见昌元帝,所做一切之本质,就是为了维护皇权统治!亦只在乎最实际之利益!  至于国家社稷,则处于其后。  于西洋之学,从顺太祖至今,有学习有吸收,甚至民间也有流传不少翻译过来的文本,但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守旧派依旧占据着巨大势力,包括庞大的士人阶层,乃至封建制度本身,就是巨大阻碍。  后世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八个字,原属可践行之策,但说来容易,处于时下环境,做起来困难重重。  未来是光明的,道路则是充满荆棘。  一百年太长,只争朝夕。  贾峥有一个远大的志向,但势必会与皇权,与旧地主产生巨大冲突,他只能借助明面上的身份保护,而将思想通过明教于底层渗透发展,最后能在潜移默化中,暗地里培养一批先行者,行做观念重塑,亦作为“道友”。  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钱。  于家宴座次下,贾峥则主动同薛蟠,贾宝玉等人坐在一桌。  谁知这刚坐下来,薛蟠就靠了过来,小声道:“嘿嘿,峥哥儿,我家小妹,你可是见到了?觉得怎样?”  薛蟠突发一问,贾峥相视而见,不知道这薛大傻子又发什么疯,将方才面见过的薛宝钗,于脑海里回荡了一番。  但觉其容貌神态,清晰浮现于脑海,颔首道:“薛姑娘自是极好的!”  “那就好!那就好!来峥哥儿,咱们碰一个!”薛蟠乐呵呵,端起酒杯,即劝起酒来。  发现旁边贾宝玉的酒杯是空的,薛蟠竟是主动倒了一杯,道:“宝玉兄弟,来,一起干了!还有蓉哥儿,也别垮着脸,一起一起……”  有了薛蟠这人在酒席上,哪里都充满了欢快味。  在另一桌子上,则是贾赦、贾政等人坐在一起。这些兄弟同辈们,各怀着心思,倒没有后辈那里畅快,但看过去,以贾政红光满脸,还是最为开心一些。  直等到酒宴快要结束,一道消息从贾母口里传出来,让家宴笼罩上另一层风光。  “今儿碰巧有个大好事宣布,依宫里传来的消息,咱家元春才选凤藻宫,且为尚书。想来以旨意,明日就会下来了!”  凤藻宫乃属六宫之一。  自贾元春入宫之后,荣府通过各种手段运作,包括借助王家同燕王交好,就是为了让贾家女儿能在后宫站稳脚跟,好有个照应。  而元春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