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三十四章 无人伺候 他们不管我这些……(1 / 2)

瘦守卫立马识趣地退到一旁, 身板直直挺着,一动不动地目视前方, 便是脑门儿上吓得冒出层虚汗也不敢抬手擦。

其实此时天光正好, 亮而不烈,微风拂面,恰使人神清气爽。

只是裴君慎背光而立,面色沉冷肃严, 乍一瞧就感觉要比平日骇人许多。

崔英却不管他骇不骇人, 放下食盒后就朝他拱手作揖, 道“正是, 敢问裴少卿, 兄长现在可是在公务堂”

“今日府中忙着准备中秋晚宴,我担心兄长午膳吃不好, 便带了些兄长爱吃的吃食送来大理寺。”

担心崔、伯、安吃不好

不知为何, 裴君慎忽然觉得这话听来也不太悦耳,顶多是比方才那比“不是少卿夫人”略好那么一些罢了。

“本官今日也还未用午膳。”

他薄唇紧绷, 答非所问的说完这句话便俯身提起食盒道“不知六姑娘可介意将这膳食分我一些”

“”崔英顿时目露惊疑, 杏眸来来回回地觑了几眼裴君慎的脸色, 想要瞧清他是真的饿到了“饥不择食”的程度还是受了什么刺激,竟然说出这般有失分寸的话。

但她瞧了好几眼都没瞧出什么猫腻,末了只好大度道“当然不介意,我刚好备得多了些, 兄长自个儿必是吃不完的。”

听见她这句“刚好多备得多了些”,裴君慎面色稍虞, 转身迈回大理寺道“崔伯安一个时辰前去了城外接人,算算时辰,最多再有半刻便会回衙。”

接人崔英捕捉到关键词, 急忙跟上前去“兄长去接什么人裴少卿方才便是因此事出衙吗”

“嗯。”裴君慎颔首轻应,继而道“去接莫玲儿,荀芜荑口供中提到的三人皆在洛阳,洛阳府前日傍晚寻到了她们的踪迹,但只有莫玲儿愿意回长安来为荀芜荑作证。”

崔英听着眉心轻蹙,这种事其实屡见不罕,有些人在寻求帮助的时候言真意切、剖心献胆,恨不能用自己的所有来交换旁人的助力,可当旁人需要他反哺的时候,他却百般推脱,不愿回报半分。

幸好还有一个莫玲儿。

她敛了敛神,仰头看向裴君慎但“但既然找到了她们的踪迹,是不是就能证明荀女医所言为真,她的确和失踪案没有关系”

裴君慎闻言脚步微顿,侧身看向崔英“还需要更多证据。”

“荀芜荑帮莫玲儿三人逃离长安”和“荀芜荑谋害其他十人致使她们失踪”这两件事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

虽然目前来看可能性极低,但这两件事的确拥有同时存在的可能。

不过,如今嫌疑人的轮廓已经越来越清晰。

那失踪的十名女子和荀芜荑帮助的莫玲儿三人失踪时房间内皆留有“合欢香”残香,又巧合的都去过“荀门药堂”,幕后凶手即便不是荀芜荑,必然也是和荀芜荑常有接触之人。

两人继续往公务堂走。

崔英在听见裴君慎的回答之后便没再继续追问。

裴君慎他们愿意派人去洛阳寻找莫玲儿三人的踪迹便证明他们一心寻求真相,不曾动过“管她是不是真凶既然有了嫌疑人就让她认罪”的心。

既如此,她便不好穷追不舍,否则一言不慎恐怕就会令他们心凉。

她穿来这个时代之前虽然只在局里实习过两个多月,但却遇到过好几次这样的事明明已经废寝忘食、不眠不休地在工作,可部分当事人家属还是会因为案情进展不顺而向他们发泄情绪。

后面的路程崔英就没再说话。

她不言,裴君慎便不语,两人几乎是沉默着走了近一刻钟的路。

及至公务堂门前,崔英才忽然想起来问裴君慎“平日里都是谁跟在少卿大人身边伺候大人让他把你的碗筷送去兄长的公案隔间,这样我才好把吃食匀出一半来。”

“嘶”她话音刚落,便听公务堂中忽然响起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与此同时还夹杂着几声看热闹地“嚯”跟咋舌地“稀罕呐”,惊讶过后,旋即就有人小声讨论起她是谁,又是裴少卿的什么人。

崔英听见声响定睛一看,这才发现公务堂中成群围在一起办公的人至少有百八十人,与她那晚跟兄长来时空荡荡的景象截然不同。

崔英的脑子瞬间当机。

幸而眼下公务繁忙、案情紧张,这群人并没有看太久的热闹,尤其是在裴少卿沉默但骇人的眼神逼视之下,他们很快就闭上嘴巴,齐齐低头无声比划起案件。

崔英的脸颊却莫名更热了,微张了张嘴想说她不是来找裴君慎的,但一时又不知该从哪儿解释起。

总不能走上前去一个个的跟人说“你误会了”吧

那才真是欲盖弥彰

深吸口气,崔英决定无视这些闲言碎语,只将脚下步子迈得更快了些。

只要她走得够快,尴尬就跟不上她。

裴君慎见状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