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在路上(2 / 2)

 陈有亮本来只是随口说说,他也没觉得过路的车好拦,想了想带着燕长青朝外走:“那去我弟家,看看他认识不认识什么人。”  陈有亮的弟弟叫陈有明,本来接他老爸的工作是在镇上棉花厂上班,不过这人有文化会办事,上班没多久就调来了县城棉花厂,而且还混成了坐办公室的。  听说大哥要出去办事,他问了两句,见大哥不耐烦,也没多说,跑厂里打了几个电话。  还好最后一个电话打完脸上露出了笑容:“行了,有一辆青林来送货的大卡车,回去带的东西不多,后面能挤俩人问题不大。”  ……  真的是挤两个人。  车上拉的是编织袋和医药以及食品,还有几袋子不知道什么的东西,也不知道怎么零零散散凑了这一车货物。  因为拉的货物有些零散,所以后面装货时特意留了一个位置,是预备给押车的人坐的。  如今的大货车上路,除了司机还有押车的,通常两到三个人,基本不大可能只有一个司机开上车就跑的情况。  头铁的情况肯定也有,但是社会教育人,通常比较深刻,一去不回的车和人,在这年头并不稀奇。  多了两个人,车上的位置就变得拥挤起来。  大卡车是燕长青拉发电机的那种,五吨车,驾驶室就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不像以后的大卡车,驾驶室里面有位置还能睡觉。  燕长青和一个押车人挤在副驾驶位上,陈有亮和另一个押车人挤在后面。  这点可以理解,因为就算通过人介绍坐车的,毕竟不认识,拉货的人还是外地来的,不可能放心让他们俩人都坐后边。  假装坐车,实际上是来往下扔货物的,这年头不算少见。  条件有点艰苦,不过可以克服。  能找到车已经很幸运,反正坐什么车都要给人家车费。  燕长青只是挤一点,陈有亮就比较辛苦。  押车是要看着防止人扒车的,不会让人躲里面,都是在车斗最后边坐着。  最后边也是最颠的地方,加上车跑起来风呼呼的,滋味可想而知。  虽然才七十多公里的的车程,但这会儿时间有点晚,车比较赶时间,所以颠簸是难免的。  好处也是司机比较赶时间,一路上都不停。  其实停不停的也不重要,有一段路实在太差,车后面有货也有人,根本不敢开快。  大车走着,像是七尺壮汉在羞答答地扭秧歌,配上锣鼓都能去十五的集市上表演。  燕长青一路都听着司机和押车的聊天,那俩人也和他聊过几句,不过他只说是和姑父是探亲的,也没多说。  天黑的有点早,然后司机明显有些担心,直到又走了一会儿,燕长青明显感觉驾驶室那俩人都放松了许多。  司机的话解开了他的疑惑:“进青林地界了,这边路比较熟,不用那么快了。”  实际上压根没减速,反正加速减速的,速度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