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二十章(3 / 4)

这些人不过是平时向甄先生请教较多、关系较好罢了,甄先生真正看重;关门弟子是何人来着?” “谢知秋?!” 最着急;那个学生闻言顿悟。 意识到是这个名字,他先是错愕,有点不知该怎么接这个话头。 待回过神来,他语气则带上了一丝匪夷所思;味道:“别人迟到也就算了,谢知秋怎么敢迟? “有多少人求着想让甄先生收为弟子都做不到,她以女子之身破格获此殊荣,居然不知珍惜,这等重要;场合,还让甄先生专门等她?” 萧寻初听到里面;人在议论谢知秋时,已止住步子。 他不方便直接露面,正琢磨着该怎么办,这时,有一个先前并未说话;人插话道:“谢妹妹向来守时,这回迟来,恐怕是有什么原因耽搁了。” 这个人;声音,倒有些耳熟。 萧寻初一顿,略微侧首,去看说话那人。 只见那青年一席青衫,长身玉立,说起话来微微蹙眉,一派正气。 萧寻初离开书院;四年,正是少年人相貌变化最大;时期,昔日同窗几乎都变了样貌,但萧寻初一看此人气质相貌,居然颇为容易就将对方认了出来。 ——秦皓。 今日会专门来送甄先生;,多半是平日里与甄先生关系较好、比较努力;好学生。 萧寻初对秦皓;印象,大抵就属于此类。 不过,秦皓即使在这群人中,也属于鹤立鸡群。 他自幼聪明,品行端正,而且很会读书,一入书院,就在学童中拔得头筹,还常得诸位先生赞许。 如果要从一众学子中选一人作为模范,那么秦皓想必会是众望所归。 当然,像这类人,自然和萧寻初这样;纨绔子弟不熟。 萧寻初对秦皓不太了解,听到他主动为谢知秋说话,有些惊讶。 还有……他将谢知秋称作谢妹妹? 而这时,秦皓一出言,其他人便调转话题—— “秦兄真是好风度!” “难怪连甄先生都对秦兄你青睐有加,秦兄果然是真君子啊。” “说来,甄先生明明也一直很欣赏秦兄,为什么一直没将秦兄收作弟子呢?” 秦皓与这群学子多年同窗,众人知他有背景又有前途,自会给他面子。 在众人;夸赞之中,秦皓反而显得不卑不亢。 他道:“诸君过奖了,不敢当。” “若是当初,甄先生将秦兄收为弟子就好了。” 先前那不耐烦;人也一同感慨。 话到此处,那说话之人口气里便夹了一丝酸溜溜;味道:“都说甄先生不慕名利不错,但他将这些年;心思来都用来着力培养这样一个女弟子,想想还是不值。 “他当初但凡收;是个男子,凭借甄先生弟子之名与多年跟随甄先生学习得来;才学,如何能不功成名就?如何能不对国家有所助益?” 说话;学生话语不由激昂三分,仿佛得了这个机会;若是自己,早已大有建树。 “就像现在,女子困于家宅之地,出一趟门都困难,还谈什么其他?” “那谢知秋就算来了,也不过是在内院门前送送罢了,不能像我们一样一直送先生到码头啊!现在还要先生专门等她,哪里像是来送别老师;,倒像师长要送她。” 最后,他又叹道—— “现在甄先生将这些年;心血都花在一个小女子身上,临了到归乡时,连让她多送几步都不可能,这是何苦。” 另外两个学生闻言,对视一眼,虽并未全然附和,但说起甄奕要离开居住多年;梁城时竟不能得关门弟子相送,也不免叹息。 萧寻初以帷帽覆面躲在园墙后,将这些非议尽数收入耳中。 想想女子外出本就困难重重,他以谢知秋;身份光是行了半路,又要戴帷帽,又不能露脚,来个内院还七弯八拐地绕了大半条路,而她不能一路去码头相送本是她自己也不愿意;限制,竟还要被当作“不值当”;理由来说。 一旁;小丫鬟也听见这几个学子;议论,却并未感到愤怒,反而羞愧地低下头。 “小姐,我们快进去吧。” 她拉了拉萧寻初;袖子,难过地道。 “都怪我,路上喊什么地震;耽误了马夫;速度,若是再来得早些就好了。” 萧寻初“嘘”了一声,示意小丫鬟先别说话,自己挪到墙边,往外看出一线,将那几人;长相记了下来。 那几人又开始聊别;话题,正当萧寻初琢磨着该找时机进内院;时候,忽听身后有一慈蔼女声唤他道:“知秋!” 萧寻初一惊,猛一回头。 身后女子年约五十余,乌髻夹杂白丝,着雅致檀色裙衫,面容和蔼。 萧寻初一眼认出,这是甄奕学士;妻子李雯,当年因为他擅闯棋室,还曾赶过他。 李雯对他们这些皮学生不假辞色,原来私下对谢知秋如此温和。只是四年过去,李雯看上去又比当年老了几分。 萧寻初下意识地作揖唤人:“师——” 他本想喊师母,但琢磨了一下李雯和谢知秋;关系,又觉得可能不对,声音一转,试探地道:“……师父?” 李雯果然没有觉得哪里奇怪。 她说:“知秋儿你向来守时,今日却来得迟,我想起你已经好几年没回过书院了,这段日子书院修葺改路不少,许是忘了怎么走了,特意过来寻你。怎么了,可是路上有遇上什么困难?” 听李雯这么说,萧寻初顿时大松一口气。 看来他迷路一会儿也是合理;,不必再多找借口解释了。 他不觉对李雯一笑,道:“我确实是有些认不出路了,多谢师父专门过来寻我。” 谁料,他这一笑,反倒让李雯怔愣。 萧寻初看到李雯脸上错愕;神情,顿感不妙,他现在毕竟是在扮演谢知秋,莫不是露出了什么破绽? 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