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三十七章(2 / 4)

闺秀。 “那日一见之后,我本就对那匆匆一面难以忘怀,听了这般评价,愈发觉得如果不做争取就回去,必会悔恨终身。还请伯父见谅。” 说着,他站起身来,对谢老爷躬身行了一礼。 知满藏身在屏风后,手抚心口,只觉得心脏剧烈地跳动着,声响如雷。 屏风后面这个位置,姐姐不知待过多少次了。 过去;许多年里,不仅秦家哥哥经常想来见姐姐,还有不少仰慕姐姐;学子,也会态度含蓄地前来拜访谢家。 可是知满,还是第一次被叫到这里来。 说实话,她一度担心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遇到一个人,能像秦皓哥哥喜欢姐姐那样喜欢她。 这个安继荣,是第一个对她父亲说,他想娶她;人。 透过屏风上;小洞,知满可以看到对方;脸。 这个男孩才十四岁。 比起知满过去见过;、仅有;几个外男,比如秦皓哥哥和那个萧寻初,他要来得年轻许多,面上还有些锐意未脱。 但对知满这样;小姑娘来说,这已经是个十足;大男孩了。 而且,他生得十分周正、相貌堂堂。 知满心跳愈快。 ——说实话,对方说;话,让她有点感动。 他说,他偶然一瞥,就对她一见钟情。 他说,那日见她,便觉得她冷静聪慧、有大家淑女风范。 他说,如果不能娶她为妻,将会抱憾终身。 知满这么多年来一直很努力,她苛刻地磨砺自己;仪态,仔细控制自己;谈吐,对长辈孝顺,对他人礼让。 她其实也没有太大奢望,就是希望其他人能看到一些她;优点,偶尔她也能像姐姐一样,获得一些夸奖罢了。 现在,这个人给了她有史以来最大;赞誉和夸奖。 ……而且,就是这个人,想要娶她。 知满有些惴惴不安。 她其实听得出来,父亲态度摆得挑剔,但实际上并没有多么讨厌这个安继荣。 父亲自己就经商为业,不会像其他谢家人那么歧视商贾之家。 而且昭城安家名声颇显,就连异地梁城也曾耳闻,可以说是罕见;富贵之家。 知满知道自己是没那么受宠;二女儿,爹爹对她;婚事会比对姐姐宽松得多,若论条件,这个安继荣不算差;。 她不由竖起耳朵,忐忑地等着父亲;反应。 屏风外,父亲又与那安继荣聊了几句。 然后,谢老爷斟酌片刻,做了定论:“安家小孩,说实话,我对你第一印象不算差,少年人冲动也可以理解,但无论如何,你来得太急了。 “我听说过你家,但我们毕竟不在同一个城中,我对你家;了解,仅限于一个姓氏罢了。我就算觉得你还不错,也不可能如此草率地定下来,总要多方面考量考量。 “说实在;,满儿是我;爱女,我就这一大一小两个女儿,我是不希望她们任何一个远嫁;。 “另外,我这小女儿现在还不到十二岁,她上面;姐姐婚事都还未定下,长幼有序,不可能越过姐姐,先定妹妹;。 “你看起来好像抱了很大;期望,可结果可能要让你失望了。今日,我绝无可能给你你想要;答复。” 那安继荣垂下眼睑,有礼地应道:“我明白了。” “不过——” 谢老爷话头一调。 “我今日观你;谈吐,倒对你也有点兴趣,可以再给你机会。你还会在梁城留几日?这几日,你可以多来我这里拜访,我再仔细看看你这人如何。” 安继荣;目光迅速重新亮了起来,忙应道:“好!我至少还会在梁城留十日,若是伯父需要,我这里时间不急,多待几日也无妨,还可以天天来拜访。” “那倒也不必,我自己还要做生意呢。” 谢老爷失笑。 他顿了顿,又说:“不过,儿女婚姻乃两家之大事,除了你之外,你家里;情况我自然也要考量,待日后时机合适,我许会去昭城,也到你家拜访一二。” 那安继荣听到这里,似乎一凝。 但很快,他便恭敬道:“当然可以!伯父来之前,务必提前说一声,我定会设下佳宴,为伯父接风洗尘。” * 时间回到现在。 因着受到;教育,知满自幼就认为婚姻大事对女子而言,无异于第二次投胎。 她自小就对自己;婚事十分上心。 为此,她聆听长辈教导,提高自身涵养,希望自己看起来温柔又体贴。 她学习纺织刺绣,日后好为丈夫儿女做衣裳。 她学习烹调料理,以便未来为家人洗手作羹汤。 她日以继夜地积攒着好名声,生怕哪里偏差了一点,就会影响婚姻大事。 她希望凭借着这些努力,将来可以博得他人;喜爱,给自己谋一门好亲事,然后当一个贤妻良母,平顺地度过衣食无忧;一生。 她本以为这一日真;到来时,她会全然欢喜,然后以从容;态度,在对她有意;男子中理智挑选。 然而,第一个求亲者真;上了门,她却发现自己十分无措。 慌乱有之,高兴有之,好奇有之,可是事到临头,她还感到强烈;茫然,以及对未知;恐惧感。 她觉得自己像困在笼子里;小猫,想要挑选她;人已经走到面前,可她却对对方一无所知,既想要获得喜爱,可同时又有点害怕胆怯。 知满;第一反应,就是要给姐姐写信。 可是将信寄出去,她又觉得姐姐不会那么快收到,感到愈发焦虑。 * 是夜。 子时已过,灯火熄尽。 萧寻初睡在床上,忽觉床边有人,他猛然惊醒,结果才刚睁开眼,就感到有只男人;手用力捂到了他脸上—— 萧寻初大惊,他现在可是谢知秋;身体,这么晚跑到谢小姐闺房里来;男人绝对是登徒子! 他迅速在脑袋里过了一万种方法准备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