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一段旅途的终点(3 / 5)

面屏风之前,手中捧着一本古书,表情温和平静。 既然孩童们会拿此人与魏长天作比,就说明在孩子们心中此人的才智极高。 事实也确实如此。 这致知书堂才开张不过三年,规模也很小,但送来的孩童学的总要比别家书堂的好上许多。 甚至有时有孩童家中遇到些麻烦事,他只用三言两语便能令人茅塞顿开,只要按他说的办,什么问题便都能迎刃而解。 如此一来,这个年纪并不大、估计只有而立之年的先生便也被很多名门大户看中了。 有人想请他来府上给自家子女做私教先生。 有人想请他做谋士。 还有人想与他合伙做生意,本钱不需他出一分一毫。 毫无疑问,以上这些不论哪一个,赚的钱、收获的名声势必都要比在这里开学堂来得多。 但这人却统统回绝了,三年间就守着这小学堂教书育人。 哦,他还娶了一个很普通的娘子。 是城里一户寻常人家的姑娘。 长相算不上出众,身段谈不上玲珑,更没有与他相匹配的学识。 不过为人和善、踏实本分。 更关键的是,姑娘待他很好。 “相公,下堂了么?” 门帘轻轻掀开,一身布衣的女子探进一个脑袋,小声说道:“子时了,该吃午饭了。” “师娘好!” “师娘!” “见过师娘!” 还未等先生开口,堂中孩童便嚷嚷作一团,看得出对这位师娘很是喜爱。 而那先生也笑着摆了摆手,孩童们立刻丢下书本,飞也似的跑出了学堂。 “哦!下堂啦!” “回家吃饭喽!” “......” 跟一群脱了缰的小马似的,不多时,堂中便只剩一男一女两人。 “相公,快趁热吃吧。” “你最近几日咳嗽的又厉害了,我便熬了些梨粥......” 一面说着话,一面从食盒里取出一只小瓦罐,几碟小菜。 饭菜的香味萦绕在空气里,正午温暖的阳光正惬意。 “好。” 先生笑了笑,盛了一碗粥先摆在女子面前,然后才给自己又盛了一碗。 两人相对坐着,一面闲聊几句家常,一面喝粥吃菜,清风翻动书页,有货郎在窗外街上叫卖,远近的声音里满是人间烟火。 如果要形容一下这幅“夫妻恩爱”的场面,那男人无疑一口气便能说出许多典故和成语。 而女子没读过书,估计是说不出来的。 不过她却知道自己早已认准了眼前这个男人,所以才会心甘情愿的对后者好。 哪怕男人从未告诉她自己来自何处,曾经又做过何等惊天动地的事...... ...... ...... 三月莺飞草长,早稻已冒出了绿油油的嫩尖。 马车不快不慢的行驶在平整的官道上,两侧尽是绿油油的稻田。 灌渠将远处的河水引至地头,一个个古怪的钢铁“小屋”冒着腾腾热气,在“轰隆隆”的响声中又将灌渠之水引入稻田,看得坐在车中的翠儿大感惊奇。 离开大汉两个月,她与贺景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大蜀蜀州。 而一入蜀地,沿途所见之景便与别处大不相同,其中最新奇的便要属这些能引灌渠之水的“铁屋子”了。 “相公,这都是些什么呀?” 趴在车窗边,翠儿愣愣的问道:“怎得在别处从未见过呢?” “应当叫做蒸汽机。” 贺景估计此前听说过蒸汽机,所以眼下倒是能说出名字。 不过他毕竟没见过实物,故而其实也不知道这东西究竟有何作用。 “想来便如风车一般,是作抽水灌既之用的吧。” “蒸汽机......” 翠儿还是不解:“可此刻明明无风,这蒸汽机为何还能引水?” “这我就不知了。” 贺景诚实的摇摇头,由衷感慨道:“总之大蜀有魏公子在,出现何等神奇之物都不奇怪。” “嗯,大蜀百姓的日子一定过的都很好。” 翠儿点了点头,落下车帘:“最起码有了这些铁屋子,耕种时便不需再那般劳累,也不必怕遇到旱灾了。” “是啊。” 贺景视线远眺,一座气势雄伟的古城轮廓便出现在了目光尽头。 此刻时间尚早,太阳还未完全升起。 可哪怕便是在这朦胧的晨光里,蜀州城却也仿佛散发着令人向往的活力与新鲜。 翠儿说的没错。 现如今,大蜀百姓的日子确实过的很好。 而至于这个“好”究竟“好”到了什么程度......或许从现在大蜀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之中可以窥见一二。 耕种不必再问天,行商不必再拜官,修行不必再求仙。 ...... ...... 蜀州城,未央宫,金銮殿。 “......陛下,关于第一条铁路修建一事,微臣的意见便是如此。” “还请陛下尽早定夺。” 金顶玉柱,重檐九嵴。 近百朝官手捧笏板立于殿中,端庄华贵的宁玉珂坐于龙台之上。 身为大蜀宰相的游文宗刚刚进行完“总结发言”,其中最重要的便属“修建铁路”一事。 如今天工局已经制造出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火车”。 那么接下来自然便是修建铁轨,正式将这种新型交通工具推广开来。 修建铁轨并不难。 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这第一条铁轨的“规划路线”却尤为关键。 游文宗建议的路线是从蜀州城至大同城,刚刚也列举了许多这么做的好处。 不过这事儿肯定最终还是要宁玉珂拿主意。 只是后者思忖了片刻,竟缓缓说道: “游大人,此事关系重大,还是待朕先问过夫君他之后再说罢。” 问过夫君再说...... 身为女帝、大蜀的最高统治者,宁玉珂这话怎么听怎么奇怪。 但游文宗居然丝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