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宁远兵变的阴谋(2 / 3)

大明话的倭寇也不在少数,都是还是做国际贸易的,会几门外语在正常不过了。 “小的,小的,因为正月里闹兵变,处置不利,被督师发配到这里了。”他战战兢兢的说道。 “处置不利,哼,我看你是幕后黑手吧。袁督师怎么没有砍了你。”林月如冷哼道。 黎晖心里一突,这娘们好生厉害,似乎有种一眼看透人心的本事。宁远兵变确实是东林党内部不同派系之间的倾轧。被乱兵抓捕殴打的新任辽东巡抚毕自肃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好官员。他被迫害致死,其实是奔着他兄长毕自严去的。 毕自严是明末非常厉害的理财专家。今年刚刚被崇祯任命为户部尚书。负责主抓全国财政。 东林党重登大宝后,第一目标就是控制财政。可惜,崇祯生性多疑,把财政大权交给了非东林党的毕自严。 去年,宁锦大捷后,当时的辽东督师是阉党的王之臣,林月如对宁远前线的情况门儿清的很。 当时袁崇焕做辽东巡抚,王之臣是辽东督师。 他俩一个阉党,一个是被阉党穷追猛打的东林干将,能合作的好才怪。 王之臣和袁崇焕不和,闹到朝廷,朝廷为了全局,让袁崇焕负责关外,王之臣负责关内。不久,又把王之臣调到兵部任兵部尚书。 当时还是魏忠贤当权,袁崇焕负责关外,指挥宁锦大捷立了功。这是魏督公不愿意看到的。 很快他就受到讦告,把功劳都归功于王之臣。他自己反倒被迫辞职回了广东老家。于是王之臣又任辽东督师兼辽东巡抚。 王之臣随即用袁崇焕的军功升为兵部尚书,说明王之臣是阉党的嫡系。袁崇焕辞职回乡之后,崇祯上台,魏忠贤倒台。 皇帝不放心阉党单独把持关宁军。就把自己刚刚提起来制衡东林党的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弟弟毕自肃任辽东巡抚。这时候魏督公已经靠边站了,所有人都知道东林要重登大宝。 蓟辽督师肯定是东林志在必得之物。皇帝此时此刻也需要东林支持,但又不能让他们完全掌握了关宁军的军权。王之臣滚蛋是早晚的事,皇帝抢先把巡抚先换成了其他势力的人。 这边袁崇焕在京城和皇帝斗智斗勇,大吹法螺,五年复辽,把小皇帝忽悠的心潮澎湃。 另一边,东林趁着朝廷人事更迭和财政困难,鼓动官兵哗变。以讨饷为名,打击毕自严的弟弟毕自肃,企图牵连毕自严。 兵变是大事,毕自肃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没想到毕自肃上书自辩,说清楚事情原委后,性情刚烈的他,不想被这些小人利用,直接自杀了。 这下子,事情闹大了。 东林收不了场了。 逼死正二品巡抚,这不是开玩笑的。 毕家兄弟是山东淄博人,是齐党的重要人物,这件事直接导致齐党和东林彻底决裂。 此时袁崇焕正在京城和皇帝泡蘑菇,既然督师到手了,就企图延长复辽时间,最好把这件事,不了了之。 结果,他拖了一个多月不走,在京城泡蘑菇。 他为什么不走,是因为想反悔吗。 他又不是傻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和皇帝承诺的事情,可能反悔吗。皇帝会答应吗。 他到底在等什么。 他在等宁远兵变,他是东林核心,他有消息来源,知道很多事情。他赖在京城,好有不在场的证据。 东林策划的是搞倒毕自肃,扯下毕自严,拿下户部尚书,控制中央财政。 顺遍也给他扫清楚障碍。 之后袁崇焕单骑出山海关,一个人一匹,到宁远去平息兵变,一个人也没有带。 他是孤单英雄吗。也许是,毕竟他当年做县令、主事时也曾单骑出关,他胆子大,不是一般的大,不是有胆识,就是胆子特别大,敢捅娄子。 主要是他知道,这事就是东林的人搞得。没有任何危险。 他到了宁远,一个人也没杀,这事非常的奇怪,按照惯例,闹饷之后,一般都要杀几个领头的。以儆效尤。 可是他一个也没处理,这说明什么,他把这些人打法到了张家湾来了。 响鼓不用重锤,林月如不需要说的太清楚,现在圆嘟嘟已经时身兼辽东巡抚和蓟辽督师于一身了。 杨凡冷笑道:“还真是难为你们了,这一通上蹿下跳,搞得从前线到朝廷鸡飞狗跳的,就为了那笔军费。” 黎晖颤抖着说道:“不关小人的事情,小人只是个百户,都是朝廷诸公的意思。” “这狗日的世道,毕大人多好的官啊,为朝廷、百姓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就是你们这些狗苟蝇营之徒,把他逼死了。把他给我推到城堡前面去,砍了。”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