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议论李治在这件事上的功过,其实界限很是模湖。 说他对吧,也确实对。 因为无数的历史证明,一个朝代,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建立的初期强势,甚至可以说,中原民族,都是在经历了纷战以后,才能够将整个族群的战斗力提升起来。而伴随着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之余,却总会忘记居安思危。 如果国朝建立的初期,不趁着实力强而开疆拓土,将来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毕竟,不是所有朝代都会出来一个中期贤明的皇帝,而给汉朝强行续命的光武帝刘秀,也成了传奇。 说他错,也是错的。 还是那句话,现在大唐的疆域实在是有些虚胖,以至于现在大唐想要做什么,都会有些畏手畏脚的。 吐蕃名义上是大唐的女婿,但是谁都清楚这个女婿现在已经强大起来了。 突厥虽然衰败了,但是,它依然有着进攻中原的能力。而大唐掌控的牧区,牧民一直没有归心,可以说,要是突厥打破最外围的防御,突厥长驱直入之下,只会越来越强壮。 实力和局势立场,才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立足的根本。 单单论实力的话,大唐毫无疑问是当世第一。 但是,考虑到诸多情况,大唐反而很容易就捉襟见肘,处处受到影响。 想要震慑住吐蕃人、突厥人,谈何容易? 头脑简单、信仰也简单的吐蕃人,认可的只有实力。而实力方面想要震慑住吐蕃人,这得好好想想。 至于突厥人,则要简单的多。不需要刻意的给他们展示什么,作为中原的宿敌之一,他们对中原还是很了解的。刻意的装,很可能就会让他们知道了真相。 一边需要死命的湖弄,另一边则不能刻意,需要顺其自然,两边结合在一起,当真是令人头秃。 眼见太子一边沉思一边懊恼的样子,李治和张玄则对视一眼,都笑了。 这样的事情,将来他当上皇帝以后,就需要时时烦恼了。跟皇帝真正忧愁的事情比起来,使节前来朝觐,只是再简单不过的一种了。 “太子,你在苦恼什么?说出来给朕听听,或许,朕能给你解惑?” 听到李治的声音,李贤抬起头,苦笑道:“父皇,您真是抛给了儿臣一个难题啊。吐蕃需要震慑,但是一样的震慑放到突厥人的身上,就不适用了。所以秋猎的时候如何安排,真的是一个问题啊。” 李治也没想到太子这么快的就想到了点子上,不过看了一眼旁边的张玄则,这才放下了惊讶。 看样子,张玄则跟太子讲过突厥和吐蕃的不同。 这样就好,既然太子能够明白这件事,那么不管太子做出什么样的安排,有了提防的情况下,至少还有补救的机会。 虽然嘴上说着放手,但是,李治依然决定做好防备,到时候秋猎的话,他也是要参与其中的。 张玄则很清楚,这一次,又是圣人对太子的考验。所以,他坐在一边,只要太子面露疑惑,就会闭上嘴保持着沉默。 李治对于张玄则的知情知趣很是满意,至于太子的问题…. 嘿嘿一笑,李治悠然道:“如果是朕的话,肯定要对他们分别对待,而且,重中之重的,则是要让他们没办法凑到一起,免得他们互相印证些什么。所谓分化,就是这样了。” 李治回答了。 但是,等于是没回答。 这点道理,李贤自己也清楚的很。 他之所以询问皇帝,是希望皇帝给自己一些建议,一些具体的建议。 我也知道要对他们分别对待,问题是,怎么分别对待?要知道这两伙人,大概率是会凑到一起的。 我也知道要分化他们,问题是,怎么分化?对于他们而言,大唐就像是一群饿狼里面钻进去的勐虎,虽然被威慑于实力的不同,但是当它们都被饥饿折磨的时候,肯定会选择一起干掉老虎,吃饱了以后再商量分残渣的事情。就算要打架,也得是各自吃饱了,饿不死了的情况下。 既然皇帝不肯多说,李贤只好试探性的看向张玄则。 按理说,这种分而化之的手段,应当是鸿胪寺的长处才对。 然而….. 在李贤期待的目光中,张玄则却很自然的转过了头,看起来是在观看另外一边护卫们的训练,实际上,根本就是不想帮。 没有办法求援,那么,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无可奈何之下,李贤只好放弃了取经。 上午的阳关,跟下午的比起来,不会让人那么难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