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信任的就是长孙无忌,这是人家几十年结下来的情意。 还有个原因就是李治,这个太子需要亲舅舅来辅助。 所以现在的朝堂很诡异,房玄龄是百官之首,长孙无忌是个挂名的三公。 明面上房玄龄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长孙无忌才是真正说话算话的那一个。 这一切的原因皆源自于皇帝的私心。 是个人都会有私心,皇帝有,大臣也会有。 只是陈景恪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长孙无忌竟然会在这种时候,以私废公。 看来以后要提防着点这个老狐狸啊,免得哪天被他给卖了。 第二天,李世民先是派阿史那社尔率一千余突厥骑兵,迎战高延寿的先锋军。 打了没几个回合阿史那社尔羊装不敌,引兵撤走。 高延寿大笑道:“我早就说过,李世民年轻的时候打仗确实厉害,但现在他老了,此战我必胜之。” 然后不顾手下劝告,率军来到安市城东南八里处,依山安营扎寨。 李世民装作无奈的样子,遣使去安抚高延寿。 说什么渊盖苏文弑君造反,大唐是来为高建武报仇的,你也是高氏一脉为何要助纣为虐? 高延寿更加得意,对左右说道:“看来李世民是真的老了,换成十年前他早就打过来了,何用如此安抚于我。” 于是他整个人都松懈了下来,连应有的警惕心都下降了。 夜间,李世民命李勣领步骑一万五千人于西岭列阵。 命长孙无忌领精兵一万一千人为奇兵,自北山出狭谷,攻延寿侧后。 他自己则领步骑四千,隐蔽于北山上,并告诸军闻鼓角声即齐出奋击。 次日,长孙无忌军开始行动,李世民命鼓角齐鸣,诸军随即并进。 高延寿大惊,昨日你不还好言好语的吗?怎么今天就突然翻脸了? 但此时已经不容他多想,要赶紧应对才是。 他想分兵抵抗,但很快就发现大军阵势已乱,根本就无法实现有效的指挥。 天公不作美的是,恰在此时电闪雷鸣一场大雨眼看就要降下。 在一侧观战的陈景恪马上对身边的人道:“去让伤兵营烧姜汤,待战后供大军饮用。” 等人走了,他就继续观看起来。 其实这场仗打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悬念可言,高延寿表现的不如一个初学者,十五万大军乱作一团。 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身披白袍的小将,在高句丽援军阵中来回冲杀所向披靡。 一直杀到周围的高句丽人见到他就纷纷躲避,竟无人敢拦在他面前。 陈景恪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句话:千军万马避白袍,是薛仁贵。 对这位历史上充满争议的名将,他非常好奇,不禁仔细观察起来。 为啥说薛仁贵充满争议呢,因为他的名气很大梗也很多,然而他所有功劳都是做副将时候立下的。 自己当统帅没有赢过。 征讨高句丽,他的统帅是李绩、程名振这些名将,他只是领一路大军,完美的执行了统帅的战略战术。 三箭定天山,郑仁泰是主帅,制定战略的那个人,他同样是执行者。 而他自己当统帅,第一次就是兵败大非川,后来这个锅被郭待封给背了。 第二次当统帅是带兵征讨新罗,再次被击败。 关于这一战中国史书上记载的语焉不详,甚至都很少提起,反而是新罗那边的史书上记载的比较详细。 第一次大非川之败有郭待封背锅,这一次就没人替他背锅了。 李治对他其实很是喜爱,最终也只是流放,没有把他杀了。 直到六十多岁才重新被启用,创造了脱帽退万敌的梗。 不过这些争议只是对史学家而言的,对陈景恪这样路人来说,他更喜欢的是演义里的薛仁贵。 所以看的是津津有味,期间还不停的拍手叫好。 李世民率诸军勐攻高句丽援军,高延寿眼见不能敌,只能收集余众,依山固守。 李世民一看就大笑起来,对左右言道:“人言高延寿狂妄,我还以为他有多大能耐,现在看来不过一马谡而已。” 然后命人把他团团围住,并下令撤桥梁,断其归路,下一步就是防火烧山了。 不过高延寿没有等到那个时候,眼见进退不能,遂率剩下的三万六千余人请降。 其他地方的高句丽人一看主帅降了,也跟着放下了武器。 这场战争从早上开始,中午就结束了。 恰在此时大雨倾盆而下,冲走了地上的血迹。 战后统计战果,大唐方面连附从军在内共计折损一千二百余,斩杀高句丽人两万余,俘虏近十一万人。 再次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世人,大唐为什么是无敌的。 之后处理这些俘虏的时候,李绩认为可以让他们当炮灰去攻城。 李世民说道:“若我如此做他们的家人必然遭殃,我征讨高句丽乃为正义,又如何能忍心置他们的家人于死地。” 于是他将大部分俘虏释放遣返平壤,而靺鞨的数千援军全部被坑杀。 大唐征讨高句丽,辽东诸多势力要么响应,要么保持中立。 只有靺鞨选择了和高句丽人站在一起,李世民对他们的处罚也最严重,凡是靺鞨俘虏全部杀掉。 以此来警告诸多部落。 听说自己被放走,高句丽俘虏欣喜若狂,高呼天可汗万岁,高延寿等降将彻底归心。 尤其是高延寿,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主动把高句丽的情报和盘托出,并且提出了一个建议。 “现在高句丽内部空虚,且渊盖苏文弑君多有不服者。不若圣人派遣一偏师直击平壤,罪臣愿为先锋。” 这次李世民终于心动了,可依然被长孙无忌给劝住了。 选择先进攻安市城,看看能不能打下来。 陈景恪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再次叹息。 高延寿虽然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