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路子错了(1 / 1)

满级考古大师 顾屈 786 字 2023-02-19

《尚书·禹贡》到底是谁写的,现在已经没办法确定了。 以前的学者都以为《禹贡》为夏朝史官甚至是大禹本人的著述。 但是现在已被学界所否定,基本认为是后世战国时期的文章,而且是战国时魏人写的。 而《禹贡》的内容呢? 简单的说,就是一篇以“大禹”的口吻,来讲如何治理天下山川水道的书。 其中讲到了如何疏导黄河,正是从一处叫做积石的地方开始,直至疏通入海。 既然写这篇文章的人是战国时期的人,那他显然是无法知道当年大禹治水是怎么治的。 但是,他提出的梳理黄河的方法,却恰好也是从积石开始,直至入海。 在喇家遗址出现之前,这件事可以不以为然。 但是现在确定了,四千年前积石峡这边,曾经爆发过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洪水,而且时间和大禹传说年代很接近。 那么,事情的真相就又开始扑朔迷离了起来。 是否,在战国时期,还有大禹当年治水的详细历史流传? 所以这位魏国人才能窥探到大禹时期的大洪水发生经过,写下了这篇疏导方案? 也或许,在战国时期,还是有流传一些大禹治水时的经历,魏国的这位作者,只是将其整理进了《禹贡》里,所以他才以“大禹”的口吻自居? 还是这篇《禹贡》就真的只是巧合,恰巧提到积石山这个洪水爆发的源头? 现在的人已经无从得知历史真相了。 孔文建提出了《禹贡》的事后,三位至少都是教授级别的高级研究员,纷纷沉默了下来。 每个人心里都有万千思绪飘过,但是却都按压在心里。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太缺乏实证了啊! 如果,能够真的证明出这场发生于四千年前的大洪水真的就是大禹治的那场大洪水。 那么大禹治水就将成为真实的历史,不再只是虚无缥缈的传说。 那大禹是真实存在的,他的儿子启,也可以有定论了。 再延伸下去,华夏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夏”,也不再是没有足够证据可以证明的传说,而成为真正无可置疑的信史了。 只要能证明大禹确实存在,那夏朝也就成为了能够被证实的真实历史。 至于大禹之上的三皇五帝,那不是现在的学者们能考虑的事情了。 在简单的探讨了一番后,李春潮和孔文建各自怀着乱七给国内期刊投稿。” 孔文建叹了口气,结束了这个疑点重重,并且一时半会很难给出确凿结果的话题。 现在社科院考古所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将陈翰发现的那碗四千年前的小米面条,从疑似变成确凿。 这是能够彻底改写世界面条发源历史的大事! 他抬起头看向了还在和庄云鹏窃窃私语聊着大洪水的陈翰,淡淡的问道:“小陈啊!” “你们小组的小米面条复刻,搞得怎么样了,有成果了吗?” 孔文建这一问,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向了陈翰。 在孔文建将这个课题交给陈翰后,大家其实都不看好陈翰他们几个小年轻能搞得定这个课程。 只当孔文建是在锻炼年轻人呢。 所以他们全都一脸调侃,或者一脸笑意的看着陈翰几人,准备看他们受挫的好戏。 事实也确实如此。 迎着大家调侃的眼神,陈翰苦着一张脸站了起来,尴尬的说道:“老师...那个...” “《释名》里提到的索饼,我们已经试过了,虽然能搓出小米面条来,但是在煮熟的过程中,还是会全部断裂。” “再给我们一点时间...” “既然喇家先民能做到,那肯定是说明有办法的,我们正在从现有的面条制作工艺里找寻适合的方法,进行尝试。” 负责社科院考古所秦汉研究室的李教授哈哈一笑,摆摆手说道:“小陈啊!” “我最近其实有关注你们小组,我觉得有一点你们可能搞错方向了。” “你们要清楚一件事,喇家先民,是在四千年前做的这碗面。” “你们觉得,四千年前他们能够将粟,研磨的和现代小米面粉一样细腻吗?” “他们的脱壳手段,能比现代的工业化机器还要干净吗?” “其他的实验过程,我不清楚是否正确,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你们用现成的小米面粉绝对是不对的。” “或许,你们应该试一试用原始的,没脱壳的小米,从第一步就纯手工制作!” “要从四千年前的先民们角度出发,想一想他们是怎么靠着一堆石器,就做出小米面条的?”